“該死,我到底在糾結什麼!
數年謀劃布局才打下的家業,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治下的千萬軍民,我都不該畏懼前行!
更何況,文姬和未出世的孩子也都在等著我。
事已至此,與其畏首畏尾,止步不前,落個抱憾而終的下場,倒如放手一搏!
我倒要看看,區區一部華夏武典,還能將我困死不成!”
從穿越之時的舉步維艱,到後來的不斷壯大,直到以二十歲的年紀,登上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權力頂峰。
徐言這一路走來,雖然隻有短短數年光景,可其中艱辛榮辱早已將他的心誌磨練得堅如磐石。
經過一開始的迷茫,徐言很快就重新找回了初心,同時對通過考驗也多了幾分信心。
究其緣由,皆是因為他突然回想起,此前幾次進入華夏英靈殿,不管在召喚英靈上麵花了多少時間。
等他回到外界,周圍環境和人的變化都可以忽略不計。
由此,他大膽猜測,華夏英靈殿和外界,完全是兩條獨立的時間線。
兩者不僅時間流逝相差巨大,甚至在他召喚英靈的時候,外界可能根本就是靜止狀態。
之所以會有如此大膽的猜測,主要因為他在穿越之前。
或多或少都看過一些小說奇談,對於空間影響時間的概念並不陌生。
而在華夏英靈殿能夠將不同時期的人傑天驕,帶入同一個時代的強大手段麵前。
減緩時間流速這種能力,根本就不值一談。
如果徐言的猜測屬實,華夏英靈殿的考驗不僅不會變成囚籠,還會成為他涅槃重生的天大機緣。
所以徐言隻能,且必須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的!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將此前的種種擔憂歸結為庸人自擾。
帶著唯一的優勢,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對於徐言這種意誌堅定的人,一旦有了目標和動力,任何挑戰都隻會成為他攀登高峰途中的一塊絆腳石。
即便被絆倒在地,他也會立刻爬起來,繼續向前。
就算擋在麵前的對手武藝精湛且強大無比,就算那死板的拳法口訣和演示人物無法為他答疑解惑,他也毫無畏懼!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三次還不行就先把拳法招式吃透,再繼續挑戰。
直到徹底掌握華夏武典,戰勝前路之上的所有對手!
秉承著一往無前,永不言棄的強大信念,懷揣著通過考驗,涅槃重生的堅定目標。
徐言就這麼憑借自己積累的武道經驗,不斷學習總結,不斷失敗變強。
總算將螳螂拳和白猿通背拳練至圓滿,成功恢複到武者初期。
並以一敵二成,擊敗了第一關的一蟲一猴。
而後便是,鷹爪拳、擒拿術、形意拳、少林硬氣功、詠春、太極十八式……
待到徐言完全掌握華夏武典中的外勁拳、掌、腿、指、爪法,成功擊敗三十六隻對手,向前一百二十丈。
之後,擋在他前麵的飛禽走獸開始變成手持刀、槍、劍、戟、弓、盾等長短兵器的人型對手。
同時,華夏武典也從外勁拳法更新成了外勁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