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進兵三輔(1 / 2)

天啟五年五月下旬,天子劉協頒下罪己詔,稱自己不知道討董聯軍因糧草問題止步雒陽,更不知十萬關東聯軍孤軍深入卻突然改道潼關。

慌亂之中才會讓小黃門秘密傳詔徐言,趁著董卓兵力不足之時,北上救駕。

然而此時的徐言正隨劉焉南下收複益南諸郡,實在無兵可調,隻能從漢中抽調一萬郡兵,親自率軍直奔長安。

讓天下群雄誤以為徐言不參與討董是故意為之,皆因劉協自己不明戰況所致,頒下罪己詔便是為徐言正名!

同時為嘉獎討董聯軍的護佑社稷之心,朝廷決定保留各地群雄的現有官職。

並賜封袁紹為渤海侯,兼領河東太守、袁術為南陽侯,兼領弘農太守、曹操為沛國國相……劉備為平原縣令。

至此,大漢進入諸侯時代……

天啟五年五月中旬,率軍收複益南諸郡的益州牧劉焉,在牂牁(zāng kē)郡夜郎縣,於南蠻王孟獲展開決戰。

交戰期間,孟獲詐敗而逃,劉焉率軍追趕,大意中伏,慘遭前後追擊,隻能退往交州。

益州牧劉焉,因年老體弱,不甚身染毒瘴,於撤退途中疽發而死。

為報劉焉之仇,蜀郡都尉黃忠率領三萬大軍,從益州郡發動奇襲,最終孟獲被生擒,其部族盡數被俘。

消息傳回長安後,劉協倍感心痛,為表劉焉功績,追封其為征南大將軍。

著其子劉璋接替死於叛亂的張津,任交州刺史,承襲陽城侯。

同時為保益州無恙,特表蜀郡太守王猛為益州刺史,掌益州政務。蜀郡都尉黃忠為副都督,代理益州軍務。

此詔之後,益州九郡三屬國全部歸於徐言管轄,作為第一個獨占一州的人,徐言的身份也從小小的都尉,一躍成為了天下諸侯之最!

劉協一邊用一封罪己詔將各地諸侯的私心公之於眾,一邊又承認他們的現有官職,並為其加官進爵,

此舉雖然讓這些諸侯沒臉再站出來反對劉協,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必是出自徐言的手筆。

反應過來的諸侯仔細一盤算,方才猛然發現,徐言的實力早已讓他們望塵莫及。

以區區一萬兵力滅掉董卓、從軍戶之子爬到武將之首、年不及二十就獨占一州之地、手握兵馬三十萬!

這些標簽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足以讓一介白身逆襲成一方諸侯,可徐言卻一人獨占,這怎能不讓天下人心生忌憚!

為了避免徐言繼續一家獨大,也不知是誰起的頭,各地諸侯竟都開始暗中組建各自的攻守同盟。

其中,袁紹的關東聯軍成員組建了關東聯盟,

冀州牧韓腹、幽州牧劉虞組建冀幽聯盟、

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組建山陽聯盟、

豫州刺史孔伷、南陽太守袁術、長沙太守孫堅組建荊豫聯盟。

一時之間,徐言直接就成為了七州之地的公敵!

可攘外必先安內,要想對付徐言,這些同盟首先就得清理掉,盤踞在領地內的其它勢力。

即便所有諸侯都知道,這樣做隻會讓徐言越發壯大,他們也不得不相互征伐,而這些也早在徐言的預料之中……

長安天策府。

時近六月中旬,徐言眼看長安的局勢已經基本歸於平靜,需要的軍隊也都編製成軍,於是便將目光放在了關中。

軍議廳中,徐言與趙雲等一眾將領圍繞著一個巨大的沙盤一番商議,很快就確定了,收複三輔的作戰方案。

“冉閔、徐榮、李傕、張繡、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