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到董卓人首分離,安門街上的百姓皆是忍不住喜極而泣,仰天長嘯。
不待徐言離開,陷入瘋狂的百姓便已按耐不住一擁而上,用提前備好的小刀,將留在刑場的屍身剁成碎肉,帶著搶下的碎骨跑回了家。
此舉雖然血腥,但徐言也知道這些百姓壓抑已久,需要這麼一次發泄的機會,加上負責押運囚車的將領正好來到了高台,索性也不再幹預。
“漢中都尉冉閔,見過主公。”
親自上前將單膝跪地的冉閔扶起,徐言的心裏不由得感到些許虧欠。
遙想當日,華夏英靈殿的出現,可以說是徹底改寫了徐言的人生,作為第一個召喚出來的武將,冉閔至少為徐言的規劃節省了五年。
可如此猛將卻因為漢中是徐言的大本營,需要有人去坐鎮,就在漢中待了整整兩年!
過去兩年間,甘寧、黃忠、杜濩等人皆有軍功傍身,就連剛剛歸降不久的徐榮也得到了奪取城門的功勞。
反觀冉閔,除了當初的南鄭之戰和收複漢中諸縣就再無任何軍功,此次若非蕭摩訶接班,他可能還要在漢中待上一段時間。
可就算如此,冉閔也依舊是任勞任怨,盡職盡責。
不僅為徐言訓練出了當下的最強王牌軍-川軍死騎,還翻山越嶺前往郿塢,抓了董卓的全族。
同時率兩千兵力生擒西逃的郭汜等人,成功俘虜四千禁軍,助徐言唱完了這場收獲民心的大戲。
奪取長安之事,徐言早在前往雒陽之前就開始準備,先是讓川軍死騎假裝入山采藥,將設伏所需的弓箭以及後續的兩萬套皮甲分批運往驪山。
後又讓冉閔率軍提前進入關中,阻斷西涼軍的退路。而徐言自己則前往雒陽,救下蔡邕、徐佐這些可用之人。
聽上去雖然隻有三步,但每一步都必須要格外小心,否則一旦引起董卓的注意,徐言的計劃就會直接落空。
徐言能順利奪得長安,要說其中功勞最大、付出最多的當屬冉閔,其次才是趙雲。
至於趙雲為何會投身徐言的帳下,這還得從討董之戰前夕說起。
討董聯軍幾十萬,彙集猛將無數,徐言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擴充班底的好機會,隻是益州之事實在讓他分身乏術。
無奈之下,隻能啟用聯軍裏的一枚暗樁,靠著徐言提供的名單,在聯軍之中瘋狂挖牆腳,趙雲便是成功挖到的第二員猛將。
當時的虎牢關之戰,趙雲於危難之時從呂布手裏救下公孫瓚,不僅沒有得到公孫瓚的感激,反倒讓其覺得。趙雲是為了搶風頭才一直沒有出手,兩人也因此心生芥蒂。
徐言埋在聯軍裏的暗樁搶在劉備之前,一出場就拿出了從雒陽送去的川軍死騎帥印,同時將徐言一頓猛誇,直接讓趙雲下定決心,脫離公孫瓚,改投明主……
“永曾,這些年辛苦了,此行你最是勞苦功高,等到明日朝會,吾一定讓陛下許你一個大官。”
聽著徐言真摯的許諾,得到肯定的冉閔也是不由得心中一喜,大大咧咧的摸著腦袋一陣傻樂。
徐言見狀也是不由的一笑,隨即便看向了一旁的趙雲。
“子龍,永曾此行已經將張濟帶回,勸降張繡的事,你可有把握?”
“主公請放心,師兄一直將張濟視作生父,如今西逃諸將僅剩張濟一人未被追責,此等不殺之恩,師兄一定會牢記於心,心甘情願的為主公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