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黑甲重騎(1 / 2)

天啟五年五月五日,駐紮雒陽的三十多萬聯軍因意見不合分崩離析,聲勢浩大的討董聯軍就此解散。

回看此戰,董卓雖然被逼的倉皇西逃,但手裏卻依舊有著近十八萬大軍,反觀討董聯軍消耗糧草輜重無數,兵馬傷亡近十萬,最後卻隻得到一座破敗不堪的雒陽城。

心有不甘的袁紹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於是便和剩餘的幾方勢力組建關東聯軍,繼續追擊董卓,搶回天子。

出發之前,從陽城返回中牟的朱儁接受袁紹的任命,重新出任河南尹,駐守雒陽。

同時,退守河內的太守王匡也采納了袁紹的建議,率軍西進攻打白波軍,收複河東。

緊接著, 袁紹直接將十萬關東軍一分為二,由五萬前軍沿雒水西進長安,趁著董卓尾大不掉,繞至後方劫下天子百官。

另外五萬後軍的目標,則是纏住呂布和被迫西遷的百萬婦孺,為前軍拖延時間。

兩路行軍雖然是兵行險招,但隻要吞下那一百多萬婦孺百姓,即便無法誅殺董卓,搶回劉協,關東聯軍也不算白跑一趟。

可一旦讓董卓先一步抵達長安,孤軍深入的前軍,極有可能會被長安、潼關兩地的駐軍前後夾擊,陷入孤立無援的險境,

好在關東聯軍裏的勢力主帥和袁紹皆是多年好友,不管是為了情誼,還是為了戰後將要得到的大量人口,他們都還算比較支持分兵而行。

為了作出表率,身為聯軍盟主的袁紹自領前軍主帥,任命濟北相鮑信為先鋒。

兗州刺史劉岱為後軍主帥,陳留太守張邈為副,陳留都尉曹操為後軍先鋒統帥。

次日清晨,十萬聯軍同時開拔,五萬後軍沿江而去,五萬前軍日夜兼程,一路急行,僅僅隻用十日,就在距弘農僅有一百多裏的枯樅山,追上了呂布率領的三萬大軍。

提前收到消息的呂布,本想借助枯樅山的地形伏擊人困馬乏的追兵,結果反被領著一萬先鋒軍的曹操放火燒山,大敗而歸。

得知首戰告捷,後方的劉岱不禁大喜過望,轉頭就給曹操調去兩萬兵馬,命其繼續深入枯樅山腹地,追擊呂布。

短短不到半月,呂布和曹操就交手了不下十次,結果勇冠三軍的呂布卻是勝少敗多。

究其緣由,皆因曹操用兵謹慎,每到一處適合設伏的地方,必先放火燒山,讓呂布的伏擊全都落了空。

等到呂布想要正麵迎戰的時候,自知不敵的曹操立馬率軍撤離,確定無人追擊之後才又再次折返。

幾次拉扯下來,呂布不僅沒能成功甩掉像狗皮膏藥一樣的曹操,還因大火折損了近萬兵馬,

眼看無法阻攔曹操走出枯樅山,呂布縱有萬般不甘,也隻能率軍退入弘農,加上提前讓董越留下的一萬兵馬,據城而守,與緊隨其後的五萬後軍展開了攻防戰。

相比於陷入焦灼的後軍,袁紹率領的前軍盡管行軍十分順利,可緊趕慢趕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眼看著還有兩百多裏就可抵達藍田,董卓先一步到達霸淩的消息就傳到了袁紹的手裏。

此時的霸陵除了跟隨董卓的三萬禁軍,還有從平陰撤離的一萬精兵,加上七十裏外,提前占據長安的五萬牛輔軍,總兵力足足有九萬之巨!

麵對著將近一倍的兵力差距,袁紹也知道繼續追擊董卓無異於自尋死路,索性改道塚領山,從背後偷襲潼關。

同時傳信王匡,讓其暫緩鎮壓白波軍,全力攻占河水岸邊的河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