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逃的呂布和七萬大軍彙合之後,緊跟其後的三萬聯軍自知不敵,隻能調轉方向返回主力大軍。
呂布見狀也沒有派兵追趕,領著八萬大軍頭也不回的駛向了雒陽。
次日清晨,提前收到消息的李儒早早來到雒陽城外,一看到率軍而歸的呂布,立馬迎了上去。
“中郎將,你可算回來了,不知帶回了多少兵馬?”
見李儒有些神色匆匆,呂布也顧不上去感慨雒陽的變化,直接開門見山道。
“現在還剩八萬大軍,侍中如此慌張,莫不是西遷之事生了變故?”
聽聞呂布居然撤出了八萬人,李儒的臉上不禁閃過一絲驚訝,可轉眼就又變的滿臉愁容。
“哎…中郎將有所不知,相國西行之時曾傳令於吾,務必讓中郎將把雒陽的百姓全部遷往長安。
眼下城中還有一百多萬,需要遷走的婦孺百姓,可荊豫聯軍卻已經攻破軒轅關,最多不出三日就會抵達雒陽。
中郎將的八萬大軍,加上董將軍從陽城帶回的兩萬精銳,要將這些婦孺押往長安並非難事,但行軍速度肯定會受到影響,此消彼長之下,早晚會被聯軍追上。
以中郎將的勇武,自然不懼聯軍,可一旦被追兵拖至虎牢關的大軍趕到,這些百姓恐怕就要被扣下大半,到時相國若怪罪下來,吾等恐怕百口莫辯?”
李儒一陣長籲短歎,呂布見狀也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本想靠自己找到解決之法,可惜智商有限,苦思良久也依舊沒有頭緒,隻能放下身段,求助於李儒。
“誠如侍中所言,這麼多的百姓,本將縱有萬軍之力也很難做到首尾兼顧,侍中若有良策還請快快到來,隻要能完成義父交代的事,本將任憑侍中差遣。”
呂布服軟,李儒臉上的愁容瞬間煙消雲散,當即便講起了早就準備好的解決之法。
一番闡述,李儒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可呂布的神情卻不見絲毫輕鬆,反而還多了些擔憂。
“如此行徑,恐怕會讓義父成為眾矢之的吧……”
“中郎將,聯軍與相國早已水火不容,眼下聯軍勢大,相國最需要的是暫避鋒芒。
此舉雖然有違人道,但卻能夠震懾聯軍,使其自亂陣腳,中郎將才有可能將這些百姓盡數帶到長安。”
聽李儒這麼一說,呂布也覺得頗有道理,索性也就不再糾結,轉頭就讓麾下將士入城搜捕婦孺百姓,而成功甩出一口黑鍋的李儒則主動退到了幕後。
隨著八萬大軍湧入大街小巷,僅僅過了大半天,四處躲藏的百姓就全都被聚集到了城外。
緊接著,呂布麾下的五萬步卒與董越的兩萬精銳直接合為一軍,驅趕著百姓組成的長龍,踏上了西行之路。
次日清晨,呂布眼看時機已經差不多,立馬命令士卒點燃皇宮,然後領著剩餘的三萬大軍揚長而去,獨留數十萬老弱病殘,看著破敗不堪的皇城,掩麵而泣……
呂布率軍離開後的第二日,長沙太守孫堅率領的兩萬先鋒軍抵達雒陽,正要直奔皇宮撲滅仍在燃燒的大火,結果卻被城外的一幕給驚的愣在了原地。
放眼望去,隻見城牆上‘追擊者死’四個鮮紅大字赫然而立,在這之上則是密密麻麻的首級,單單孫堅能一眼認出的就足有四十多人。
“袁隗、袁基、周毖、伍瓊……”
心底一陣默念,孫堅很快就發現,這四十多人無一例外,全都和討董聯軍的各方勢力主帥有著緊密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