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便一頭紮進黃金馬車,踏上了西遷之路,隻留下滿目瘡痍的皇城雒陽。
天啟五年(191)四月下旬,董卓裹挾天子西遷長安……
隨著撤軍的密令相繼送到各將領的手中,沉寂一個多月的討董之戰,再次變得活躍起來。
盡管收到命令的這些將領很想不聲不響的完成撤軍,可如此大的調兵行動,聯軍的眼睛就算再瞎,也不可能毫無察覺。
果不其然,駐守陽城的牛輔前腳剛率軍離開,後腳就被一支在外遊蕩的聯軍小隊,發現了大軍走過的痕跡。
荊豫聯軍十幾萬人,每天消耗糧草無數,眼看陽城久攻不下,許多弱小勢力早已離開聯軍,返回了自己的地盤,剩下的幾個大勢力也都開始出現動搖。
待聯軍小隊將消息傳回中軍大營,意誌消沉的他們瞬間滿血複活,當即便集結十多萬大軍,對陽城發起了猛攻。
與此同時,駐守虎牢關的呂布也開始了他的撤軍計劃,並在五日之內,成功將剩餘的十一萬大軍撤走了七萬。
眼看著呂布就要順利完成撤軍,白波軍起事和董卓攜帝遷都的消息,先後突破雒陽的層層封鎖,傳到了聯軍大營之中,
收到消息的冀兗聯軍無不群情激奮,一番口誅筆伐後,聯軍盟主袁紹一聲令下,二十多萬大軍迅速集結,直接對虎牢關發起了猛攻,逼的呂布隻能率軍迎敵。
過去這一個月,冀兗聯軍對虎牢關發起過數十次進攻,結果卻連牆頭都沒有摸到。
這其中除了虎牢關的易守難攻,衝陣百次,從未一敗的呂布,便是最大的威脅。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此次進攻若不能一舉破關。
不管是讓董卓將天子帶去長安,還是讓白波軍占得雒陽,這場轟轟烈烈的討董大戰都將成為天下人的笑柄,而他們這些參與者也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樣的結局,他們自然是無法接受,所以此番進攻也不再藏拙,紛紛派出武將圍剿呂布。
可就算麵對數十員猛將的圍攻,呂布也依舊能肆無忌憚的在兩軍陣前四處衝殺。
五合斬方悅,一戟誅穆順,十合重傷錘將武安國,數合打跑公孫瓚,若非一員銀甲小將在危急關頭,用箭矢攔下呂布一戟,公孫瓚必定會成為第一個被斬於陣前的主帥。
眼見呂布如此變態,攻城隊又損失慘重,剛剛才燃起一點鬥誌的聯軍主帥們又打起了退堂鼓。
好在這時,麵如黑炭的張飛,陣斬華雄的關羽,手持雙劍的劉備,相繼衝出聯軍陣營纏住了呂布,並在圍攻數十合後,成功將其逼回了虎牢關內。
經此一戰,劉關張三兄弟聲名鵲起,而冀兗聯軍也借此找回了一些臉麵,對拿下虎牢關信心大增。
恰逢此時,荊豫聯軍攻破陽城,直逼雒陽的消息也傳到了聯軍中,更是讓各方勢力主帥像打了雞血一般,拚命催促攻城將士,最後甚至用上了車輪戰。
僅僅半日就讓虎牢關下屍山累累!
連續作戰一天一夜後,精疲力盡的呂布眼看大勢已去,索性也不再戀戰,直接收攏兩萬多名殘兵撤離了虎牢關。
有所察覺的冀兗聯軍立馬派出五萬騎兵展開追擊,呂布且戰且退,折損萬餘兵馬後,總算在距離雒陽僅有數十裏的一處山間,順利和提前撤離的七萬精兵合為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