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朝堂諫言(1 / 2)

在數道暗流的推波助瀾下,董卓的相國府這幾日可謂是門庭若市,好不熱鬧。

這些主動登門的官員要麼身懷重寶,要麼攜帶美人,即便是董卓也差點看花了眼。

但尚有幾分理智的董卓很快就發現,這些人表麵上是來拜訪,實則卻是在拐彎抹角的打探他對徐言的態度。

“不就是個毛頭小子嗎,用得著這麼多人惦記?”

此時的董卓雖然打心底看不上徐言,但隨著拜訪的官員越來越多,他也不得不認真起來,結果仔細一琢磨方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如今的朝堂上,派係之爭早已不可調和,而徐言這個後起之秀也成了派係之間的製勝王牌。

所以不管董卓傾向哪一邊,最後的結果都會直接打破現有的平衡。

屆時,兩派一旦開戰,雒陽必定陷入內亂,而董卓自己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想到這些,董卓不免有些舉棋不定,就在這時,猶豫幾日的蔡邕帶著七星寶刀來到了相國府上。

待到蔡邕吞吞吐吐的表明來意後,愁眉不展的董卓不禁大喜過望,不僅收下了寶刀,還在府中大擺筵席,並將王允也叫到了府上。

王允讓蔡邕獻刀本就是為了趨利避害,既然確定了董卓的心思,他自然不會再站在幕後。

席間,王允一句‘相國得徐言,兩派之爭自解’直切要害,心情大好的董卓當即承諾,會對王允二人以及徐言許以高官厚祿。

三日後的朝會上,董卓果然言出必行,朝會剛一開始就讓小黃門宣讀起了詔書。

“陛下詔曰;

今,天下紛爭不斷,漢室正值用人之際,司空荀卿溘然長逝已有一年,然司空之位卻仍在空缺。

尚書王允,替朕排憂解難,為漢室存亡殫精竭慮,朕深感欣慰,特令其接替荀卿升任司徒,兼任尚書令。

侍中蔡邕,為朕屢薦人才,又以飛白枯筆聞名天下,而今再為相父化解燃眉,讓其繼續屈居侍中實乃大材小用,特令其升任尚書仆射,代理尚書諸事。

巴郡都尉徐言,短短不到三月便以一萬之兵平定巴郡全境,此等冠軍之材甚得朕心,朕亦將效仿武帝惜之。

特升任巴郡都尉徐言為益北都尉,兼領蜀郡太守,統領益北四郡一國之兵符,享郡級之下官員任免權。

即刻率軍西進蜀地,若半年之內不能平定馬相,則上繳兵符,留任蜀郡太守。”

待到小黃門手裏的詔書重新閉合,崇德殿內的文武百官再難抑製心中震撼,當即就開始了交頭接耳。

對於王允升任司徒,蔡邕接掌尚書台,大部分官員並未感到意外,畢竟這兩位都是董卓身邊的紅人,眼下這種形式的高升,他們早已是見怪不怪。

但這之後對徐言的大行封賞卻是在殿內引起了一片嘩然。

從對徐言的大行封賞就可以看出,董卓這又是在趁機扶持自己的勢力。

白忙活幾天的派係官員雖然心有不甘,但礙於董卓的威嚴,他們也隻能無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