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王芳棄城而逃,杜濩的臉上不禁多了些鄙夷,正要領兵追擊之時,一名傳令兵又從城外疾馳而來。
“杜校尉,都尉有令,命您占領安漢後,原地駐紮。”
沒想到自己剛拿下安漢就收到了徐言的命令,杜濩也是不由的一愣,隨即便滿臉好奇的接過了傳令兵遞來的信件。
“半月之前,馬相先殺綿竹令,進攻雒縣,後又殺益州刺史郗(xī)儉,現已占據蜀郡轉攻廣漢屬國。
樸胡、袁約隨之響應,由樸胡領兵三萬進駐墊江,杜校尉或將不敵,奪取安陽後當轉攻為守,暫避鋒芒。
本都尉不日便將率軍抵達安漢,屆時再一同商討對敵之策。”
看完手裏的書信,杜濩方才明白徐言並非擁有瞬行之速,而是一收到馬相起兵的消息就立馬傳來了命令。
這其中的擔憂之意不由得讓杜濩一陣感動,但樸胡進駐墊江的消息也讓他倍感惆悵。
早在一年前,杜濩、樸胡、袁約三人就和馬相建立了聯係。
按照當初的約定,馬相起兵之時,袁約和樸胡二人便率軍由巴郡進攻犍為郡,而杜濩則配合馬相奪取蜀郡和廣漢兩郡。
待到合兵一處,他們進可繼續奪取益州南部,退可固守四郡,割據一方。
這也是為何樸胡三人占據江州近一年卻不對外擴張的主要原因,隻是沒想到徐言會突然率軍進入巴郡。
和徐言在潛水一敘後,杜濩便是知道,他們的這個計劃注定會失敗,所以才會那般輕易的選擇了歸順徐言。
一來是想保全族人,二來也是為了同為板楯蠻的樸胡、袁約。
“哎,沒想到緊趕慢趕,終究還是免不了要與你二人兵戎相見。”
一聲輕歎,杜濩不再過多糾結,當即便命令麾下接管安漢城防,同時以徐言的名義張榜安民。
三日之後,徐言率領的五千水師和七千步兵抵達安漢,杜濩帶領一眾縣官早早的來到城外等候。
“末將杜濩攜安漢全體官員恭迎徐都尉。”
“哈哈,幾日未見,杜校尉別來無恙啊。如今看來,本都尉的擔憂倒是有些多餘了。”
“都尉哪裏話,若非都尉未雨綢繆,末將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的接管安漢……”
與眾人一番客套,得知安漢的事情基本都已被杜濩安置妥當,徐言也不再耽擱,次日便留下兩千人駐守安漢,然後領著杜濩和一萬八千餘人繼續向墊江挺進。
安漢到墊江雖同樣是兩百餘裏路程,但途經的江麵卻是更為曲折,即便是仰仗新型船隻的速度,徐言一行人也足足用了三天才進入到墊江地界。
距離墊江僅有數裏的一座無名山峰上,徐言看著遠處的墊江縣城說道。
“從城樓上的守軍數量來看,這樸胡已然將墊江打造成一個龜殼,我軍若是貿然強攻,勢必會損失慘重。
杜校尉即是與之相識,可有辦法把他引出來?”
聞言,站在徐言身後的杜濩頓時就有些麵露苦澀。
“都尉,墊江雖不及閬中,但也是被群山環繞其中,又是涪水、西漢水、潛水交彙之地,可謂是易守難攻。
樸胡善武不善謀,此番堅守不出應是袁約的計策,末將就算以身為餌,估計也很難成功啊。”
杜濩雖然沒有提供什麼好的辦法,但徐言卻突感腦中靈光一現,看著山腳下的船隊,不消片刻便已有了主意。
“既然他要當縮頭烏龜,那咱們就和他真刀真槍的打一場,杜校尉,明日就由你領軍六千進攻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