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韓非子]
【原文】
聞過怒① 聞譽②樂 損③友來 益友卻④
聞譽恐⑤ 聞過欣 直諒⑥士 漸相親
【譯文】
當聽見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生氣,稱讚就歡喜高興,這樣不好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真正的良朋益友就會漸漸疏遠你,不敢和你在一起。
反之,若聽到別人讚賞自己的話要先自我反省,不得意忘形,生怕自己沒有這些優點,隻是空有虛名,並為此繼續努力;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過錯時,不僅不生氣,還能夠歡喜接受,那麼正直誠實的人就會喜歡和自己親近了。
【注釋】
①怒:惱怒、生氣。
②譽:稱讚。
③損:不好的。
④卻:退卻。
⑤恐:害怕。
⑥諒:諒解、原諒。
【評解】
當在與人相處時,會常常聽到一些讚揚自己或指出自己缺點、過失的話,在聽到這些話,第一反應是什麼呢?聽到讚揚、表揚自己的話,會喜形於色,很開心、很高興,反之聽到指責自己、批評自己的話時,就會馬上表現出不高興的神情。
如果不能接受朋友的規勸,那你的朋友、好朋友以後就不會再指出你的不錯誤,漸漸地就會遠離你而去。此時那些不良的“朋友”會乘虛而入,投你所好,講一些好聽的話,你喜歡聽的話,用來欺騙你、誘惑你、蠱惑你,而你每天都在聽些花言巧語,在欲望裏頭貪求,最後,自己潦倒,禍害來臨,都不知道。所以,朋友當中的交往,一定要謹慎小心。
在聽到讚美自己的話時,要抱著戰戰兢兢的態度,要反省一下,這些讚美的話、誇獎的話是不是和自己所做的相符,看自己做的是不是有他人說的那樣好,如果做的沒有那麼好,就要繼續努力,如做的很好,也不要有驕傲的態度。
如果聽到或看到別人批評或指責自己哪裏做的不對、有什麼缺點和不足時,要虛心接受,勇於麵對,加以改正,並感激他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隻有如此你的缺點和不足才會慢慢減少,你的良師益友也會不斷地增加。
【國學小百科】
古人的交友原則
我國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交友,《論語?季氏篇》中記錄了孔子對於交友的損益原則。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所謂友直,就是這個朋友為人要正直,坦蕩,剛正不阿。在這個世界上能頂天立地的,這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也在影響你的人格,讓你向他一樣,做個正直、坦蕩,剛正不阿的人。
所謂友諒,也就是寬容朋友的過錯。其實,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世界上是最深沉的一種美德。當一個人一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某種傷害的時候,過分的指責、責怪,不如用博大的胸懷來寬容他。所以,有一個好的朋友,他會給自己內心,增加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自己墮落,更不會放縱自己,反而會讓自己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友多聞就是多交有才學的、知識麵廣、社會閱曆多的朋友,當自己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去,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幫你做出選擇。所以,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打開一本辭典,總能從他人的經驗中為自己獲得一個借鑒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