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豔(內心獨白) 結婚以後,我要好好地體貼他,照顧他,跟他一心一意地過日子……
馬大年(內心獨白) 小豔把一顆心都交給我了,我還騙她,還算個人嗎?……
張小豔(內心獨白,竊笑) 一個姑娘家,淨想結婚的事,不害羞……
馬大年(內心獨白,自嘲地) 一個男子漢,淨幹些騙人的事,還有臉見人嗎?
張小豔(內心獨白) 張小豔哪張小豔,就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多幸福啊!
馬大年(內心獨白) 馬大年哪馬大年,她太純真、大善良了,你但凡有點人性,也不能再騙人家了……張小豔!
張小豔 嗯。
馬大年我……
這兩個人物的內心獨白,把他們各自的內心世界都揭示出來了。張小豔的心情是激動、舒暢的,想的是“就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多幸福啊!”她的心是透亮的、純潔的、美好的,因為她終於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大海,將要跟自己理想中的相愛的人結合,想得很甜蜜、很長遠;而馬大年此時的心情卻非常不安,想的是馬上就要到家了,自己的真麵目就要被揭穿,想到欺騙了這麼一個心地如此純潔,誠心誠意地、無私地愛著他的姑娘,感到慚愧,感到無地自容,“真不如跳到海裏死了的好……”他受到了良心的強烈譴責,再也無法忍受,終於由聲音顫抖到捶胸頓足地把自己的底細告訴了張小豔。這裏不僅揭示出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把劇情向前推進。這段獨白是人物在聯想或想象的過程中,內心從頭至尾都處於活躍狀態的直接引述。
(二)表現人物的意念和幻覺
獨白,有的廣播劇作者稱之為“內心語言”。其實,這種“內心語言”不過是劇中人物從意念中產生的心理活動,直接用語言表現出來。運用獨白也是為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它很像小說中的內心描寫,不同之處表現在,小說是作者用敘述語言對人物進行內心描寫,而廣播劇是從聽覺出發用‘內心語言’把內心世界進行自我揭示。”[26]例如廣播劇《向警予》中,當劇情發展到向警予被捕關押在牢房,敵人準備在天亮時刻就要將她殺害,此時,向警予思緒萬千,思念親人、戰友和同誌。這裏她用一段獨白抒發了自己內心不平靜的感情:
向警予 和森啊,現在你在哪裏呢?你知道嗎?在這訣別的時刻,我多麼想見你一麵啊!可是已經不能了……永生難忘的法國1902年的那個春天啊,我們在那裏結了婚,那高亢激越的《馬賽曲》仿佛就是我們的婚禮進行曲。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向裏昂進軍的途中,你唱的那支歌……
〔歌起〕 假如有淚才有雨,我願化作滂沱大雨,把人間汙濁衝刷;假如有血才有花,我願將熱血向沉沉大地拋灑。啊,看三楚雲天,放彩流霞,看中華沃野,開遍自由之花。
〔歌聲隱去,音樂發展。〕
向警予 ……如今八年過去了,我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那樣的短暫。特別是我,個性太強,常常惹你生氣……原諒我吧,和森……夜風啊,願你送去我對同誌和親人的思念;月光啊,願人們在你的沐浴下度過恬靜的夜晚……
〔音樂完,江漢關鍾聲敲了五下。〕
這段獨白是從意念中產生的內心語言,抒發了主人公內心的思念。
通過思念表述的內心語言比較突出的例子是廣播劇《最後的衝刺》中李庭赫和路蘭的語言。劇中主人公,長跑運動員李庭赫同自己的戀人路蘭第一次在海邊約會分手之後,兩人身在異地,但他們的內心活動卻都沒有停止。劇中為了表現二人熱戀的情感,采用了內心語言的手法來表現:
路蘭(內心獨白) 夜,真長啊,白天也過得太慢。
李庭赫(內心獨白) 昨天,我幾乎一宿沒睡,睜著眼睛,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眼前的星星閃爍,好像是她亭亭玉立的身影。窗外的微風陣陣,仿佛又送來她甜蜜的話語。
路蘭(內心獨白) 是他……我心愛的人,用明亮的眼睛打開少女心靈的窗戶。
李庭赫(內心獨白) 天一亮,我就盼著天黑,這一天的訓練總是心不在焉,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這樣焦急?為什麼這樣心神不定呢?難道這就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