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國因為連年的戰爭,至使國內經濟嚴重蕭條,日本民眾苦不堪言,國內矛盾日益加劇。
日本明治天皇為了加強統治,不得不多次在國內增加稅收,壓縮民用工業,並列編大量特別軍費,其政府公債餘額近200億日元。
日本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已經低到不堪忍受的境地,國家財政麵臨崩潰。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瘋狂的野心,導致了其嚴重的資源危機。
由於不斷對外戰爭所導致的巨大消耗,日本在糧食、電力、煤炭等資源領域等出現危機。
日本的黃金外彙儲備已經所剩無幾,以至日本不得不開始動用戰略儲備物資。
雖然經曆了巨大的挫折,但是,日本國內嚴重政治危機,使日本想通過對外侵略轉移國內的矛盾。
英國和美國為了其在華的利益,同時英美也看出了日本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於是他們利用日本軍國主義的政治野心,他們終於走到了一起。
英日美三國需要在華獲取其更大的利益,就必須扶持一個聽他們話的政府。袁世凱和溥儀就成了他們的最佳人選。
可是,海南王的橫空出世,打亂了他們野心勃勃的計劃。
這幾年來,他們通過了各種手段,軟硬兼施,都無法促使海南王為他們所利用。
因此,海南王已經成為這些,對華夏有想法的帝國主義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拔掉陳中這顆釘子,他們在華國的“夢想”就永遠無法實現。
在這種形勢的驅使下,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三國聯合對海南大軍開戰已經成為必然。
袁世凱雖坐擁北洋新軍二十萬的兵力,但在強大的海南軍隊麵前,幾乎不堪一擊。
英美通過外交手段與陳中接觸,試圖想說服陳中與袁世凱劃江而治,也遭到了陳中的嚴詞拒絕。
日美與袁世凱私下的秘密協定,也被陳中的軍事情報人員,在第一時間公布於世,激起了中國國內民眾對袁世凱的反對。
如今,陳中順勢對袁世凱實行武力打擊,至使袁世凱被迫離開北京城,袁氏政權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陳中為了迫使英美日三國,放棄支持袁氏政權的幻想,又在黃海和東海的海麵上,舉行了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
陳中的這種行為,很顯然是在全世界公眾麵前,向英美日三國展現其強大的武力宣示。
這種武力宣示,嚴重的動搖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也大大刺激了美軍在太平洋上稱霸的野心。
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英美日三國聯合艦隊,踏上了同一條船,決定與海南大軍開戰。
十月二十日,陳中命令渤海艦隊、東海艦隊、海南艦隊、海南第一潛艇大隊、海軍航空兵部隊、以及海軍陸戰隊全部進入到黃海和東海實彈演習區域,並向全世界宣布,海南海軍部隊東海演習正式開始。
此次,演習的目標假想敵,就是敢於入侵我領海區域的敵國艦隊,並著重的強調了此次演習,為實彈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