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把通過分析人的外在行為表現,從而推論其產生原因的過程叫做歸因。其實,人們經常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表現在頭腦中進行解釋和說明,這種心理活動就是歸因。比如一次考試失敗,有人可能歸因為考試的形式或試題自己不適應,有人可能歸因為當天的狀態不好或者這段時間學習不夠努力,還有人歸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前兩種歸因有利於保護自信心,使我們對自己抱有積極的期待,主動爭取成功的希望;後一種歸因就會動搖我們的自信心,從而對自己產生懷疑,雖然有利於我們不斷認識自己的不足,但長期的這種歸因方式會使我們很難建立自信。如果個人的失敗不一定導致一定的社會責任,僅僅是由個人承擔,那麼不妨多從維護自己的角度去解釋失敗。因為失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失敗者從失敗中收獲什麼樣的心態。既然未來的目標不是再次的失敗,就應該有意識地調整歸因傾向,以一種對成功充滿自信的心態迎接未來。
4始終支持自己
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不論你身處逆境還是順境,也不論周圍的人與事如何變遷,隻有你自己才是永久的依靠。你應當自始至終信任自己、珍惜自己、幫助自己、激勵自己,堅定地捍衛自己的自信。有自信的人並不是天生就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自覺地維護和積極地增進自信。缺乏自信的人也並不是天生就不自信,他的不自信是長期缺乏自我肯定、自我激勵以及被動接受外界消極評價的結果。
真正自信的人首先要自愛,他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確信不疑而且十分珍愛。不自信的人缺乏自愛,他並不特別了解自己的長處,相反總是盯住自己的缺點或是有意地挑剔自己的不足,而且耿耿於懷。即使有好的地方,他也十分輕視它們的價值,甚至會懷疑它們的真實性。所以,我們要對自己少一點打擊,多一點欣賞。
5找回良好的自我感覺
如果你已經決定放棄以往不適當的自我概念,堅決地站到自己的一邊,成為自己強有力的依靠,那麼你就應該著手一點一點地搜索、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自己心目中原本暗淡、寒磣的形象一點點變得亮麗、豐滿起來。
再次體驗一下自己曾有的成功,不斷地了解自己最近的進步發展,認識自己的優點。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找回自信,找回良好的自我感覺。
6充分展示自己
自信不是關起門來自我欣賞,也不是僅僅停留在信念、願望中的一個概念,而是最終要贏得他人的認可,要落實在富有成效的活動當中。真實、自然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示個性的魅力,輕鬆、灑脫、無所畏懼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現。
如果你對自己感到滿意,那麼接納自己吧,你會從自身獲得最熱烈的讚賞和最有力的鼓舞;如果你對自己感到失望,那麼接納自己吧,你將得到自己最溫暖的擁抱和最真摯的信任。如果你總是將自己拒於自己心靈之外,那麼你將永遠對自己不滿意,痛苦、壓抑、失敗的情緒將常伴你左右。
一、自我測查
你自卑嗎?
1你覺得像你這樣的年齡應該更高一些嗎?
是否
2你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夠強壯嗎?
是否
3你對自己的容貌滿意嗎?
是否
4你是否喜歡鏡中看到的自己?
是否
5別人給你拍照時,你對拍出的照片有信心嗎?
是否
6你覺得自己比其他人笨一些嗎?
是否
7你相信自己10年後會比其他人過得好嗎?
是否
8你是否常被人家挖苦?
是否
9是否很多同學都不喜歡你?
是否
10你常常有“又失敗了”的感覺嗎?
是否
11你的老師對你的功課感到失望嗎?
是否
12做錯事之後,你常常會很快忘掉它嗎?
是否
13與同學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話是否不如他們的多?
是否
14你經常在心裏默默祈禱嗎?
是否
15你認為自己使父母感到失望嗎?
是否
16你是否經常回想並檢討自己過去的不良行為?
是否
17當你與別人鬧矛盾時,你通常總是責怪自己嗎?
是否
18你是否喜歡自己的性格?
是否
19別人講話時,你經常打斷他們嗎?
是否
20你是否主動向別人挑戰?
是否
21做一件事時,你常常缺乏成功的信心嗎?
是否
22即使你不同意對方觀點,你也不習慣當麵提出反對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