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瑞士科學家說,處於壓力之下的人體釋放出來的一種激素會極大損害記憶力。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在考試時腦子裏一片空白。

蘇黎世大學精神病研究所的多米尼克·克爾文說,皮質醇激素是造成記憶暫時喪失的罪魁禍首。這種激素使很多人在緊張狀態下記憶受到影響。他說:“考試就是一個例子,人們在考試前已經掌握了素材,但是緊張情緒來臨時,就無法記憶起先前學習過的知識。他們離開考場以後情緒放鬆下來,激素水平趨於正常,這時又會突然記起考試時想不起來的那些信息。”

3對藥物的依賴感

現在許多營養保健品中都宣傳可以促進和提高記憶力。若有同學在大腦疲勞、記憶力不佳時服用了某種所謂能夠改善大腦記憶的藥物或補品,效果“果然”不錯,他便可能長期服用,這樣就容易在記憶方麵形成對某種藥物的依賴。若哪一天一旦停服了這種藥物,若記憶力也“果然”下降了,他對自己記憶力就會產生懷疑和失去信心。這種心態對記憶是十分不利的。其實一個人的記憶力與提高記憶力的保健品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保持適當的休息和必要的睡眠時間,每天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在日常飲食中得到保證,大腦不會因為營養缺乏而導致記憶力下降的。

三、記憶力訓練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記憶力訓練首先是注意力的訓練。因為記憶的基礎是注意,就如同我們在學習某種知識技能時,首先必須在能夠集中精力於自己手頭事情的基礎上,才能認真學習。也就是說,良好的記憶力首先應具備一個良好的注意品質。

因此,記憶力訓練應該從如何提高注意力開始。

在提高注意力訓練之前,首先要弄清我們是如何分配注意力的。研究表明:記憶力欠佳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較簡單的認識過程上,從而無暇注意那些難度較大或更為複雜的過程。其原因有兩種可能:其一,沒有足夠注意力可分配給不同的過程;其二,不能向某一任務的各個方麵有效地分配適量或適度的注意力。

因此,在記憶力訓練之初,應更多地強調記憶的目的性。為此可采取信息集中訓練法,以較快的速度,在較多的信息中找出所要求的信息,以達到訓練注意力的目的。

訓練注意力的目的是要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過兩個階段,即注意力與記憶力協同訓練階段和記憶能力的訓練階段。在後麵的活動課中我們會介紹幾種簡單的注意力訓練的方法,隻有注意力集中了,記憶力才可能提高。

一、自我提升

訓練注意力是提高記憶力的有效方式,下麵我們就試一試,看看你的注意能力如何吧!(表略)2聽一段音樂或詩文,將有些關鍵的字、詞邊聽邊記錄,結束後再回過來檢查,看結果的準確率如何。

二、閱讀

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先複習老師所講和所學的難點,然後再做作業;養成良好的用時習慣,製定一張作息時刻表,努力按時去做每件事;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從感興趣的事物開始逐漸轉移到對平時的學習任務也感興趣或能按時高質地完成;避開在繁華、熱鬧、嘈雜的地方看書或做作業,尤其是在注意力訓練開始的時候,要保持學習環境的安靜、整潔和舒適。

三、記憶十二訣

記憶的根本——背育記憶的基礎——理解

記憶的動力——興趣記憶的強化——應用

記憶的倉庫——卡片記憶的益友——爭論

記憶的捷徑——聯想記憶的助手——簡化

記憶的規律——複習記憶的代價——時間

記憶的敵人——間斷記憶的保證——意誌

第三課改善學習方法

彬彬(化名)學習刻苦勤奮,在初中時,憑著努力苦讀,學習成績都很好。進入高中後,課程增加了,教材的難度也逐漸加大,因而對理解記憶、獨立思考、抽象思維及創造性思維等方法要求越來越多。可是她仍然不重視學習方法,靠少玩,增加學習時間去完成學習任務。考試成績逐月下降,從入學時的前幾名,下降到期末的二十幾名。

可喜的是,她及時總結了自己的教訓,認識到老一套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新的學習要求。僅靠拚時間已經不行了,必須學會靈活的學習方法。從第二學期開始,她在學習中盡量求得理解,搞清教材內容的實質和內部聯係,並通過分析和比較,形成知識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