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清朝後妃(5)(2 / 3)

富察氏死後,乾隆帝很悲痛,晝夜兼程返回北京,將富察氏殯於長春宮,服縞素12日。

在皇貴妃高佳氏死去,上諡以“慧賢”時,皇後富察氏曾對乾隆帝說:“我他日期以‘孝賢’,可以嗎?”於是,此時遂諡富察氏為“孝賢純皇後”。

乾隆帝悲痛之餘,親自為孝賢純皇後撰寫了碑文。字裏行間情切意深,表達了乾隆帝對皇後的思念和敬重。乾隆帝還寫了一篇《述悲賦》,追憶、評述了孝賢的一生。

公元1752年,孝賢純皇後葬於孝陵西勝水峪。後來便在這裏修建了裕陵。

姓名:烏喇那拉氏

生卒年:?~1766年

婚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750年

子女:二子(永璂、永璟)

佐領那爾布的女兒烏喇那拉氏原為乾隆皇帝的側室福晉。公元1737年,被封為嫻妃,公元1745年進為貴妃。富察氏皇後死後,她進為皇貴妃,管六宮事。於公元1750年,烏喇那拉氏被冊立為皇後,成為乾隆帝的第二位皇後。

烏喇那拉氏個性很強。她也時常勸諫皇帝不要太奢侈揮霍,可乾隆帝依然如故。公元1765年,烏喇那拉皇後隨同乾隆帝南巡到杭州。杭州地方官為迎駕,用彩綢、彩布搭建彩棚、點景,設立香案等,造成巷舞街歌的喜慶氣氛。並雇下昆腔、京腔、秦腔、梆子腔、二簧腔等戲班子迎駕。禦駕光臨時,紛奏雜鳴,好不熱鬧。這份熱鬧再加上杭州的美景,使乾隆帝不願回京城。烏喇那拉氏便勸乾隆帝不要過分迷戀,應早日返京,卻遭到乾隆帝的唾罵。她一氣之下,就把自己美麗的頭發全部剪光,以此來表示不滿。乾隆帝認為她剪掉頭發違背了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大發雷霆,下令讓烏喇那拉氏先返回京師。烏喇那拉氏回京後,心情鬱悶,長久不能恢複,病死於公元1766年,有永璂、永璟二子。

滿人禦史上疏請求仍以皇後禮葬烏喇那拉氏,乾隆帝不同意,詔曰:“無發之人,豈可母儀天下哉。”命按皇貴妃儀禮治喪。

公元1778年,乾隆帝東巡。有一個叫金從善的人上書,首及建儲,次為立後。乾隆帝諭曰:“那拉氏本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後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發,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涵不行廢斥。後以病死,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況自是不複繼立皇後。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自責乎?從善又請立後,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複冊中宮之理?”下令諸大臣議從善之罪,坐斬。從此,乾隆帝不複立後。

姓名:魏佳氏

生卒年:公元1727~1775年

婚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封號:皇後

子女:四男二女:皇十四子(早殤)、皇十五子顒琰(嘉慶帝)、皇十六子(早殤)、皇十七子永璘,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諡號:令懿皇貴妃(追諡為: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原為漢族,姓魏,後入滿洲旗,改姓魏佳氏。魏清泰之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帝)第三位皇後。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即嘉慶帝)生母。

乾隆帝曾經有過三位皇後,第一位皇後是富察氏,卒後諡“孝賢純皇後”;第二位皇後是烏喇那拉氏,得乾隆寵愛,曾常隨乾隆出巡。一次隨乾隆巡遊至杭州,晚上她見乾隆選了十多位江南美女飲歡度夜,於是她憤而削發,表示反對。乾隆說她患了精神病,遂命人將她送回京城,後又要廢其後位,經朝臣進諫雖未廢去,然已名存實亡。死後無諡號,以皇貴妃禮下葬。第三位皇後即是魏佳氏。

魏佳氏因長得豔麗出眾、嬌巧可人,初入宮即被封為貴人,後累封令嬪、令妃、皇貴妃。生有四男二女:即皇十四子(早殤)、皇十五子顒琰(嘉慶帝)、皇十六子(早殤)、皇十七子永璘,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公元1775年,魏佳氏病逝,終年49歲,諡“令懿皇貴妃”,後追諡為“孝儀純皇後”,葬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