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大蕭條時期(5)(3 / 3)

1942年9月18日,羅斯福總統來到飛機廠參觀。這是激動人心的一天。在愛德塞爾和老亨利的陪同下,總統坐著汽車在龐大的工廠裏轉了一圈。工人們發自內心地為他們的總統自豪,為他歡呼,看到這種情景,老亨利的肺都要氣炸了。索倫森向總統詳細介紹工廠的情況,特別是當他聽到索倫森叫總統“老板”時,他再也忍受不了了,勉強和總統道了聲“再見”,就氣哼哼地走了。

總統的造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索倫森也盡了他最大的努力,兩年的時間裏,他不知在工廠裏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到1943年8月,工廠每月就能製造200多架轟炸機,12月份的時候,每天就能生產一架飛機了。索倫森、愛德塞爾帶領福特公司為美國的戰時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老亨利再次把功勞都毫不客氣地放在了自己頭上,在美國參戰後的頭兩年,他幾乎每天都要來工廠看看,給他的工人鼓勁,讓他們加快生產,早日打敗敵人,早日回到國家建設上來。

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但極大地改變了整個戰爭的進程,大大加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也使美國的戰時生產發展起來。美國真正地走出了1929年大危機的陰影,全美國的適齡青年都參軍了,很多工廠加入生產軍用物資,這挽救了很多瀕於破產的企業,福特汽車公司也從最艱難的時期漸漸走向複蘇。此時亨利·福特已經很少參與工廠的生產和管理,他的思維已經越來越不正常。但有一點他很清楚,那就是在公眾麵前塑造自己的愛國主義形象。媒體再一次慷慨地接納他,讚揚他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

在福特汽車公司內部,他依然強化對自己的宣傳,公司對他的奮鬥曆史、他的生平事跡的大力宣傳使他非常滿意。隻是他還沒有發覺,隨著他對自己唯一兒子的迫害逐漸升級,隨著兒子壯年時期的逝去,他的神話也將告一段落了。

愛德塞爾英年早逝

A型車的成功把福特公司,也把亨利·福特再次推向了巔峰,老亨利對兒子的能力似乎有了新的認識,他不得不承認兒子在汽車設計方麵的天才和理念,以及對市場和大眾消費心理的準確把握,但這絲毫不能改變他對兒子的態度。早期,他利用強勢的索倫森對抗這個柔弱的兒子,當貝內特崛起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利用這個流氓惡棍對兒子進行迫害。愛德塞爾不僅要對家族事業負責,還要對付貝內特的種種流氓行為,這讓他心力交瘁。

整個30年代,老亨利都在與整個美國對抗,也把兒子逼到了絕路上。有好幾次,愛德賽爾真的絕望至極,他想離開公司,但最後他還是留了下來,繼續擔任這個大型汽車公司的名義首腦。也許我們會說,愛德塞爾有那麼多的財富,又是汽車業的精英,難道他離開福特汽車公司就沒有前途了嗎?他不能選擇過自己的生活而遠離來自他親生父親的迫害嗎?不能!今天當我們分析這件事情的時候,也許有幾個原因使他無法做出最殘酷的決定。第一,他一出生就命中注定是福特汽車帝國的繼承人,他是獨一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繼承福特汽車公司並使之繼續輝煌是他的責任。他認識到這一點,就永遠不能自拔了。假若有一天,他真的下定決心,離開公司,那麼他會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流放者,不論走到哪裏,他都要承受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這是他不能接受的。第二,他對父親的耿耿忠心和無限仰慕使他無法真正離開他的父親,他一輩子都陷在對父親的崇拜中,加上他自身身體的孱弱和性格的柔順,愈加助長了父親對他的輕蔑和用更大的決心更卑劣的手段磨煉他,強化他的意誌。這成為一種惡性循環,他越是在父親麵前自卑,不自信,他的父親就愈加殘忍地迫害他。但是,當看到他那幾個一天天長大的孩子,他決心守住他自己為之付出了無數心血的家族的產業,最後把它交給自己的孩子們。如果說對父親的親情和責任使他留在這個有名無實的位子上艱難工作,那麼幾個孩子則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