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王光美的故事(2)(3 / 3)

王光美勉勵他們遵循胡誌明主席的教導,做一個好兒童,並且向他們贈送了禮物。王光美她們還會見了越南婦女聯合會負責人,代表中國婦女向勤勞的越南婦女表示問候。

帶著友誼而來,滿載著友誼而歸。東南亞四國之行結束了,王光美以其良好的表現,完成了陪同劉少奇出訪的任務,她那光彩照人的形象,至今還留在許多人的心中。

生日賀信

1963年5月,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東南亞四國,途中,在雲南昆明作短暫停留。

晚上,秘書劉振德去給劉少奇送文件,三人隨便聊起來。話題扯到家裏的孩子們身上,王光美突然想起女兒平平的生日快到了。

平平是王光美與劉少奇的第一個孩子,是1949年5月出生的。那年6月,劉少奇要去蘇聯訪問,王光美便自告奮勇地陪丈夫去王府井大街買鞋,在街西側走了一趟,路過一個叫平平鞋店的鋪門口,夫婦倆同時“喲”了一聲,會心地笑了。“平平”,平山、北平,多有紀念意義呀,我們就是剛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到北平來嘛。他們倆當即決定:女兒就叫“平平”。

轉眼14年過去了,真是歲月悠悠如流水啊。

王光美對劉少奇說:“平平14歲的生日就要到了,等我們出國回去,她的生日早已過了,你說怎麼辦?”

劉少奇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說:“那我們就給她寫封生日賀信吧!”

“好!我讚成。”王光美立即表態,“現在全國青少年都在學雷鋒,我們寫封信讓她好好學雷鋒吧。”

王光美的話,可以說是信還未寫,但已有了主題。

就在當天夜裏,劉少奇親筆給平平寫了一封信。他寫完後,把劉振德叫去,問道:“這封信怎麼個寄法?”

劉振德回答:“機要室常來送東西,讓他們捎上就是了。”

王光美說:“那就拜托你幫助辦一下。”隨即,她又補充說:“這可是我們兩個人的作品。我們倒不是重視孩子們的生日,而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對他們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健康成長。”

是啊,這封信雖是劉少奇執筆寫的,但劉少奇筆端所傾訴的,也包含著王光美那一片深沉的母愛啊!

劉振德觸景生情,禁不住接著王光美的話頭說:“可許多人隻知道在孩子過生日時,做好吃的,買新衣服,甚至還給錢?”

王光美不等他說完,就鄭重地說:“我們可千萬不能那樣做。要知道,小孩的心靈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家長灌輸什麼描繪什麼,都會在那張紙上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所以大人絕不能掉以輕心,不負責任地汙染那張白紙。”

在賀信中,劉少奇和王光美首先熱情地祝賀平平的生日:“祝賀你就要滿14歲了。希望你的14歲生日過得有意義。”

接著,他們就提出:“滿14歲,在生理上,就已成長為青年;在智力方麵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我們希望你在滿14歲以後,認真地考慮一下:你到底要做一個什麼樣的青年?”

“做一名什麼樣的青年?”父母給女兒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人生課題,然後由淺入深,給女兒指出了前進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

“在我們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裏,大多數青年都是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覺悟的,但是,仍有先進的、一般的和落後的青年之分。做個落後青年,整天想不費力氣、不費腦筋,而又能吃得好些、穿得好些、玩得多些,看來,似乎是最討便宜,最‘享福’的;實際上,這樣的人,是最苦惱的。他們沒有遠大理想,不關心別人,隻計較吃、穿、玩,計較個人得失,不僅當前不會心情舒暢,將來,也是沒有前途,沒有用處,經常要處在苦悶和困難中。你應當力爭上遊,不要安於中遊,不要做落後分子和自私分子。我們認為,根據你的健康狀況、智力條件和你自幼所受的黨的教育,你不應當隻安於中遊,不應當馬馬虎虎地度過你的青春時期。我們希望你能決心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雷鋒式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能夠真正繼續承擔起革命前輩的革命事業。”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既要有遠大的理想,還要有腳踏實地的行動。父母對女兒是諄諄教誨、循循善誘:“現在學習要認真,刻苦,熱愛勞動,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關心集體,關心國內外大事,為了人民和集體,可以有所犧牲,並且注意鍛煉身體。將來,黨和人民需要你做什麼,你就可以做好什麼工作。當然,要這樣做是會有許多困難,要吃苦,要吃一些虧,要受委屈,甚至要犧牲的;但是,隻要你真正決心獻身於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決心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真正關心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任何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雖然吃了苦,吃了虧,你反而會心情愉快,心情舒暢的。希望你認真地考慮。

隻要你真正決心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永遠聽黨的話,並嚴格地要求自己、管束自己,依靠老師、同學和家裏的幫助,你一定能夠給黨和人民做出更多的工作,黨和人民一定會更喜愛你的。”

爸爸、媽媽對女兒提出了加入共青團的希望,他們在信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