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菜根譚》反映了明代知識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菜根譚》一書知人論世,文如行雲流水,意似朗月長空,其中既有積極入世、經營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清淨無為、修身養生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徹禪機、空靈無際的佛家智慧。其內涵豐富深刻,蘊涵著博大精妙的處世哲學和以仁取勝的機智,對於個人如何正心修德,正確認識自我,以及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看待人生的得失,都有著十分獨到的見解。
洪應明以人們所熟知的菜根為喻,將人生所涉及的修身、為官、治家、攝政、學問、禦人、處世諸方麵融為一體,其中很多精彩的論斷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我們如何做人的現實意義。問世以來,備受世人喜愛,被譽為“心靈之藥石”。
洪應明的智慧
《菜根譚》是洪應明最著名也是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洪應明智慧的集中體現。
可以說,《菜根譚》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具有不可小視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因此,洪應明的《菜根譚》曆來皆被奉為處世的寶典。
以下,我們便從中選取一些精彩內容加以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依阿權勢,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恪守道德規範的人,可能會遭受一時的冷落;而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遠的淒涼。但凡通達事理、胸襟開闊的人,重視物質以外精神的價值,考慮到自己死後的名譽。所以他們寧願受一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遠的淒涼。
【賞析】
曆史上有不少恪守道德的高潔者,走的是寂寞的人生之路。如人們熟知的貧居陋巷、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的顏回;身遭流放而後自沉於汨羅江的屈原;持節牧羊的蘇武;堅持抗金而血灑風波亭的嶽飛等等。他們不是人生的春風得意者,但他們卻是曆史上的有德之人,千百年來,人格的魅力永遠傳頌。
相反,類似趙高、秦檜之流,生前趨炎附勢,雖可享盡榮華富貴,不可一世,卻也免不了被押上曆史的審判台,遭到審判,遭人唾棄。
據此來論,隻要一個人的榮譽富貴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那麼,一切就如山林的自然盛開之花,繁衍不息,是建立在依仗權勢基礎上的富貴名譽所不可企及的。
心胸宜坦,才華宜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君子的心胸,應像青天白日一樣光明,沒有什麼不可以告人的事情;君子的才華,應像珍珠美玉一樣珍藏,不應輕易炫耀讓人知道。
【賞析】
胸懷坦蕩是做人的原則,蘊藏才華是處世的智慧。
胸懷坦蕩的人,為人光明磊落。胸懷坦蕩的人,更是一個誠實的人,他誠實地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讚揚過一位叫平老靜的老者,稱他“平凡而偉大”。平老靜是一個包子鋪的店主,他曾拿鍍金鐲子去當,贖回來的卻是真金鐲,就去當鋪還掉,大家知道平老靜光明磊落是個誠實的人,都去他的鋪子買包子,他因此而生意興隆。
一個人胸懷坦蕩,他就能與別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他也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但若想成功還須謹記:切忌鋒芒畢露。
鋒芒本意是刀劍的尖端,就像人們露出來的才華。有鋒芒是好事,但鋒芒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運用起來須小心翼翼。否則,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容易招來嫉恨,從而導致自己的失敗。當然,蘊藏才華並不是永遠藏而不露,而是“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先保全自己,待時機成熟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在狂風暴雨的天氣裏,連飛鳥也會感到惶惶不安;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中,連草木也會呈現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能一天沒有和煦溫馨的氣氛,而人的內心也是一樣,不可以一天沒有樂觀自信的情緒。
【賞析】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隻要你感覺你是幸福的,那麼毫無疑問你就是幸福的!”境由心生,世間萬物常隨我們心理的變化而轉移。當我們怒氣衝天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恨可憎;當我們悲觀失望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悲可泣;當我們喜開顏笑時,看萬事萬物都覺得可喜可樂。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好的心態決定好的命運。人的命運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麵對同樣一件事,你可以是歡天喜地,也可以是憂愁悲傷。你擁有歡欣樂觀的心態,如霽日光風的天氣,使你生活健康明亮;相反,你擁有悲觀失望的心態,如狂風暴雨的天氣,使你庸人自擾一事無成。
閑時吃緊,忙處悠閑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晝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