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滅亡既是時代的選擇,也是自己埋下的禍根。
在曆史的大勢麵前,誰也逃避不了曆史的碾壓。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清朝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被吞噬的命運。一切被迫的改革和學習最終所指向的道路隻有一條,那就是順應資本主義的潮流,實現改朝換代。而實現改朝換代的主要力量就是中國自己的民族資本主義。
民族資本主義,這個在洋務運動廢墟中成長起來的種子,自從生根發芽的第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帶領被壓製的民族經濟,使用一切方法反抗沒落王朝的腐朽統治,推翻這個由貪婪官僚和殖民勢力凝結成的落後政體。
辛亥革命隻是清朝滅亡的誘因,對地方控製的失效才是迅速滅亡的根本。地方勢大,中央弱小這個禍根早在太平天國運動時就已經埋下。太平天國起義中,地主團練武裝的興起幫助清王朝渡過了難關,但是各方督撫逐漸掌握了巨大的軍事力量,軍閥割據的雛形初現。
以李鴻章的北洋軍為首的各地軍事力量已經完全淪為個人武裝,早在洋務運動時期與中央的離心就已經出現,“庚子之亂”的“東南互保”更是向世界宣告了清朝已經失去了對南方的控製。失敗的對外戰爭,敷衍了事的改革讓地方力量逐漸失去了對清朝的信心,而辛亥革命恰好給了他們一個徹底擺脫中央王朝的機會。於是在袁世凱等人的默許之下,各省督撫紛紛獨立,清王朝分崩瓦解。
李鴻章為清王朝辛苦奮鬥了一輩子,沒有想到所為之努力的王朝,在他死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和他一樣被埋進了墳墓。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創業者必讀
改革和革命隻有一字之差,結果卻是相去十萬八千裏。在列強入侵的危機麵前,改革不成功的後果就是革命。清王朝在曆史的大趨勢中,迫不得已地隨波逐流。如果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會被淹沒在群起而攻之的革命之中。在生與死、存與亡的危急關頭,愚鈍的清朝統治者企圖以消極的變革和虛假的改良來安撫洶湧的百姓,消弭貪婪的列強,亡國之運就此奠定。
這告訴企業經營者:治理一國與治理一個企業並無二致,治大國如烹小鮮,治企業如理大國,二者殊途同歸。當企業的發展模式不適應市場需求時,順應市場要求進行徹底的變革才能頂住市場的壓力,經過短暫的痛楚後回歸正常的發展軌跡。任何違背市場規律的頑固和保守,都將被市場所淘汰。
經管真諦“說”
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如何對企業進行有效管理,是創業者必須麵對的難題,也是有效守住事業的關鍵。管理不善,企業無法發展壯大,市場無法開拓,成就難以保住,成功難以實現。
中國從封建王朝走向共和國是曆史的選擇,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愛新覺羅氏狼狽下台的命運早就蘊含在最後幾十年的風雨飄搖之中。外有列強的進攻,內有革命者的反抗。內外交困是其滅亡的主要原因。上有封建頑固的阻撓,下有獨立督撫的離心。上下分歧是其滅亡的動力。
雖然列強的入侵不可避免,內部的頑固也是千年積習,但是對於革命者、對於各省督撫卻可以實現有效的管理。由愛國到革命是革命者對清王朝的失望,由忠君到自立是清王朝對各省督撫的縱容。無限的失望和毫無原則的縱容,終於導致了清王朝崩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