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聊了會,陸靈曦借此機會向老人詢問了些問題,看似小問題其實包含著醫道的精粹,直到陸靈曦告辭下山,老人才收回目光。
這丫頭天生機敏,難得的是心性不錯,就是不知天賦如何。
陸靈曦握著書籍,老人連這麼珍品的書籍都能輕易交給她看來對她的期望很高,自己一定不能讓他失望。
老人身上的氣運是渾厚的深紫,借著庭院裏的靈氣她仔細觀察了番老人,確實與常人不同,不說那色澤,單是渾厚的程度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可能與老人懸壺濟世的作為有關。
不論如何她都一定要跟著老人好好學習醫術,她深刻的認識到沒有一技之長很容易淪為最底層的人,就算你不想惹事,麻煩卻不一定會避開你。
再說周聿清之所以會拿出《黃帝內》經來檢測她,不外乎有試探之意。
他根本不在乎能不能看懂這本玄奧的書,畢竟她還小再怎麼聰慧有些東西也不可能無師自通,他看重的是陸靈曦的品性,假如她再上山來卻一句也不會背或者幹脆忘記了,那麼周聿清自然不會考慮收她為徒,用一本書考來驗自己徒弟簡單又合適。
雖然他這一門逐漸衰落但絕不能隨意選擇傳承之人,如果是一個沒有堅韌的品格和向善之心的人收來做徒弟這隻會招來禍端。
這年紀的小姑娘若是能耐下性子當真不容易,一旦能做到將來必定前途無量。
還有一點,他就是覺得這丫頭和他緣分很深,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不過他沒有想到之後陸靈曦會給他一個多大的驚喜。
陸靈曦下山回到家後就對陸父說老人已將她身體裏的病氣去除了,他便放下了心。對於周聿清陸父是十分相信的,陸靈曦上山並沒有瞞著陸母但她隻是說老人能夠把她之前高燒後的病氣驅除,陸母見陸父沒有反對便由她去了。
安撫好了家人後,她就回到了房間裏翻開那本《黃帝內經》,其實陸靈曦前世是讀過的,她學的就是這個專業,作為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自然品讀過,況且《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曆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
如今她再一次品讀心境發生了變化,所得感悟也不一樣。
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
陸靈曦看的如癡如醉,自從有了異能之後,她的記憶力更好而且腦子也變得更靈活了,以前堵塞的問題現在居然茅塞頓開,讓她不禁詫異欣喜。
最近陸靈曦閉門看書不出去玩鬧,陸父陸母並沒有覺得詫異,要說她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尤其是在五歲的時候爺爺奶奶過世陸正國一家所作所為更是讓她比同鄰人更早熟。陸父陸母心疼之餘也不反對陸靈曦多看書,讀書能增長見識並沒什麼不好,丫頭喜歡他們怎麼忍心讓她失望,陸父還特地做了一個秋千架讓她讀累了可以好好休息。
坐在秋千架上感受著清風的吹拂,陸靈曦細細感悟這本書,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陸靈曦通讀一番覺得渾身一陣暢快,理解了以後背起來就不難了,重生後記憶力好了不少背起來更是不費功夫,短短一星期多就背的差不多了。
將書籍合上放在一旁,她抬起短短的腿奮力一蕩,高高揚起的秋千發出‘嘎吱嘎吱’的摩擦聲,清風拂過的感覺更甚,發絲亂舞,陸靈曦墨黑的瞳孔裏蘊藏著光芒,在這本書裏她重又獲得了新生。
恬淡虛無,真氣存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前世已無法改變,重要的是今生,她不是個善良之人,但也有自己的原則,她的本性絕不容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家人。
陸靈曦靈活一跳從秋千架上躍下,風止,院子裏老樹繁茂的枝葉緩慢的搖晃漸漸停息,她伸手撿起地上的枯葉,柔白的小手輕輕按壓葉子的紋路。
唇角揚起,距上次去小雲峰已有八九天,是該去看望看望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