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後記(1 / 1)

呂不韋是個失敗者,但也是個成功者。他的失敗,並不狼狽;他的成功,卻顯得遊刃有餘,瀟灑自如。

為什麼這樣的一個成功者,會甘心接受失敗的命運?

如果隻是從政治中尋找答案,可能我們永遠都不會得到滿意的結論。而呂不韋的失敗,恰恰可以看成是他人生投資的一個結果,也就是說,他甘心將自己所得的財富和資產,拱手送給自己的兒子。

這樣來思考,一切就順理成章了,父子之間,在商業上是一脈相承的,將遺產留給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雖然呂不韋和嬴政這對父子在政治上勢不兩立,但從家族資產的角度上來說,他們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這才是呂不韋的大智慧,才是呂不韋懂得舍棄與保護的人生感悟。

筆者曾經讀過很多有關人生勵誌、從商心得、從政經驗乃至炒股技巧的書,但是收獲卻一直很少。經過反思,筆者終於明白,這些書缺乏底蘊,缺乏全盤的考慮,缺乏人性化的思考,所以隻能幫你一時,卻不能助你一世。

而曆史,則可以作為你讀不盡、體會一生的財富,讀懂了曆史,所謂的人生勵誌、企業管理、素質養成、商業訣竅、政治規則,都不再是高深莫測的理論和神乎其神的秘密,它們就蘊藏在曆史之中,等待你去感悟。

呂不韋,就是這樣一個需要細讀、細品的曆史人物,也是筆者想要寫給讀者的一本充滿著中國智慧的曆史書。

戰國時的秦朝以及秦相呂不韋是史學家多為關注的朝代、人物之一,關於他們的文章、書籍是數不勝數,新的觀點更是層出不窮,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筆者盡自己所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學術界發表的研究成果,融會貫通,但因個人力量畢竟有限,難免有掛一漏萬之失。不過,希望以上提出的十個話題能引起你我他的思考與共鳴,與廣大的讀者朋友一起反觀呂不韋,在品味中有所收獲,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