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殺出個奧斯卡(4)(3 / 3)

這部描寫孤獨心靈發生碰撞的小說被評論家視為“三流的肥皂劇”,但它卻在1992年出版當年僅精裝本就售出了1000萬冊,堪稱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跡。莉莉·紮努克第一個打電話建議伊斯特伍德讀這本書,並且指出了他與敏感且陽剛的“獨狼”羅伯特-金凱德的共同點。毫無疑問,馬爾帕索公司也極力慫恿他認真考慮這個項目。《廊橋遺夢》由華納出版,近水樓台的華納兄弟公司當仁不讓地要將這本暢銷書改編成一部成功的電影。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又一次插手,因為他的安布林娛樂公司在小說出版之前就買下了電影拍攝權。西德尼·波拉克一度成為導演人選,他希望由羅伯特·雷德福飾演金凱德。波拉克和雷德福用了一連串編劇將171頁的小說改寫成了劇本。斯皮爾伯格本人也認真考慮過親自執導《廊橋遺夢》,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辛德勒名單》這份更艱巨的任務。

正是斯皮爾伯格將伊斯特伍德推上了男主角的位置。雖然他們是事業上的對手,但生活中卻是很好的朋友。斯皮爾伯格十分仰慕伊斯特伍德,像其他人一樣對伊斯特伍德的神秘感充滿好奇。他同時覺得他了解生活中的伊斯特伍德,用他的話來說,“羅伯特·金凱德這個人物會挖掘出克林特從未在銀幕上展示過的那一麵。”許多伊斯特伍德的朋友都認同這一點:《廊橋遺夢》會發掘出伊斯特伍德的魅力、幽默感和對於女人的誘惑力。

到夏季初伊斯特伍德正式簽約時,以1991年的《漁夫之王》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理查德·拉格拉文尼斯已被確立為最終的編劇人選,而導演貝瑞斯福德則在著手挑選其他的演員和決定在哪裏拍攝外景。

在誰來扮演弗蘭切斯卡的問題上,伊斯特伍德與貝瑞斯福德產生了分歧。伊斯特伍德希望用一名美國女演員,而貝瑞斯福德則傾向於更具異國情調的候選人,諸如英格瑪·伯格曼禦用的丹麥女演員佩妮拉·奧古斯特,或者曾以《敵人,一個愛情故事》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瑞典女演員莉娜·奧琳。英格麗·褒曼的女兒伊莎貝拉·羅西裏尼最終成為導演的意中人,但是伊斯特伍德對羅西裏尼毫無感覺,這一回他對女主角十分挑剔,因為在他看來這個故事的關鍵就在於他能否找到一個般配的情人。

樂觀估計,該片的開拍日期應該在9月。令整個好萊塢大為震驚的是,8月的第一周,貝瑞斯福德即被宣布解除了導演職務。《綜藝》對此的報道說:“奧斯卡獎導演貝瑞斯福德一直在女主角的人選上與華納兄弟公司意見不合,這位澳大利亞人本著忠實原著的考慮堅持要用一名歐洲女演員,而公司方麵則非要用美國人不可。”幸運的是,頂替貝瑞斯福德的也是一位奧斯卡獎導演,他就是伊斯特伍德本人。貝瑞斯福德沒有對此事公開發表任何意見,但熟悉他的人則透露他十分痛心於失去這份他已經投入許多的工作,痛心於他在籌備過程中投入的大量時間和金錢。

“你們這些人已經浪費了足夠多的時間。”據說伊斯特伍德是這樣責怪特裏·塞梅爾的。他隨後乘坐華納兄弟公司的一架飛機前往衣阿華州的溫特塞特,貝瑞斯福德曾計劃耗資150萬美元在那裏建造一座作為影片主要背景的廊橋。伊斯特伍德否定了這一計劃,他決定派工匠把那裏原有的一座羅斯曼廊橋做舊,待影片拍完後再將它恢複原樣。

伊斯特伍德還重新確定了女主角的人選方向。“原來,他們挑選的都是30多歲的女演員,”他說,“這令我很是吃驚。我說,‘她不是意大利人,而且她也討厭再模仿一種口音。我說,’是的,但是她模仿發音的本領是無人能比的。”作為同時代女演員中的佼佼者,斯特裏普擁有典型的美國東岸背景:從瓦薩爾,到耶魯戲劇學院,再到莎士比亞劇團。年僅43歲(比書中的弗蘭切斯卡小兩歲)的她已經獲得過兩尊奧斯卡金像和5次奧斯卡提名,這一成績隻有蓓蒂·戴維斯和凱瑟琳·赫本能夠相提並論。斯特裏普的優勢還體現在她依然具有票房號召力,伊斯特伍德注意到她最近主演的《狂野的河》在公映時反響不俗。

還有誰比斯特裏普更能為伊斯特伍德導演和主演影片的藝術性加分呢?這是一個最保險的選擇。對於伊斯特伍德來說,她就像是貼在箱包上的路易·威登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