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放蕩不羈,鄭芝龍惹禍闖江湖(3 / 3)

向天笑如此反複思量之後,隻好權且笑臉相迎,答應留鄭芝龍在家中做客,但是卻沒有給他安排要做的活。就這樣,鄭芝龍整天在向宅裏白吃白喝,也不幹活。然而,生性剛烈的鄭芝龍怎受得了這樣的待遇。過了大約半個月,鄭芝龍覺得十分無趣,不願吃這一份閑食,便欲告辭,往別處去尋找出路。就在這時,向天笑忽然想出一個兩全之策來。他吩咐家人拿了些銀兩,也學王八仔那樣,親書一劄,對鄭芝龍說:“好兄弟,鄙人家當不大,時下也不缺人手;況且,廟小供不了大佛,足下有貴人之相,日後必成大器,發跡有期。我願將池塘裏的魚放歸大海,誠薦足下去澳門投奔李旦。此人是商界大亨,又是社會賢達。足下若得此人提攜,必有出人頭地之日!鄙人的意思,足下覺得如何?”

鄭芝龍一想,既然這裏沒有發展的前途,那麼,在這裏待下去就沒有意義了。於是,他接過書劄和盤纏,叩謝向天笑後,徑直走了。經曆了這麼多的波折,這次的離開反而讓鄭芝龍感到非常的平靜。當他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已經是秋天了。這麼些年都是一個人在奔波,很久都沒有欣賞這些景色了。秋天,一個火紅爛漫的季節。然而,蒼茫的暮靄裏,時不時傳來海邊還沒返航的號手吹著海螺的聲音,人們聽了有說不出的熨帖,但又多少有些淒涼。這幾天,鄭芝龍風塵仆仆地追趕著還有些燥熱的海風,不停地向前行進。這位煢煢孑立的趕路人日暮而休,日出而奔。如此緊行三日,終於抵達澳門,鄭芝龍如釋重負地長籲了一口氣,然後,去尋找李府。經過打聽,他來到了李府門口,見了門人便道明來意。一個門人進去稟報。過了一會,門人轉來,告訴鄭芝龍:“主人請你入內相見。”鄭芝龍這才抖落一身塵埃,整了整衣冠,進去了。看罷向天笑的親筆信,李旦知道鄭芝龍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隻因時運不濟,才四處流浪。隨後,李旦又打量來人的長相人品,覺得十分標致,當時就收留了他。

從此,鄭芝龍時來運轉,迅速地飛黃騰達起來。鄭芝龍成為李府中的一員之後,出入如同家人一般。在李府期間,鄭芝龍很快便得到李旦的賞識,大事小事李旦均少不了與鄭芝龍商量一番後,方可放心去做,因而鄭芝龍一躍成為李府的紅人。李、鄭二人彼此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正當鄭芝龍在李府有所作為的時候,有一個機會降臨了。這一天,李旦給二姨太做生日,吩咐家人安排筵席,廣邀商界名流和社會賢達。其中有福建知名人士翁立皇。此人是趙公明下凡,生財之道四通八達,遍及天下,日本、馬來西亞及南洋諸地皆有他的商行,賺了不少洋錢,富甲一方,無人可及。這天,翁立皇要來赴宴。李旦早就有心要把鄭芝龍介紹給他認識。翁立皇與鄭芝龍相見,二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談天說地甚是投機。李旦見他倆有緣,欣慰不已。此後,鄭芝龍著意與翁立皇交往,翁、李兩家,皆大歡喜。尤其李旦多得便利,常對人誇獎,自己沒看錯鄭芝龍,此人確實有非凡的才幹,助他家的生意日甚一日,再過幾年,富甲天下指日可待雲雲。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李旦偶染傷寒,一病不起,名醫延盡,良藥服絕,但於事無補,不久就一命嗚呼了。想到對自己一直恩重如山並且相知的人就這樣逝去了,鄭芝龍非常痛苦,在辦理後事的時候,他幾天沒有合眼,並且粒米未進,隻幾天的時間,就形容消瘦,憔悴非常。由於李旦無後,鄭芝龍曾拜他為幹爹。幹爹已故,財產家當自然歸他所有。鄭芝龍頂起了李家的半邊天,依照幹爹的生財之道,繼續發展。

自此,鄭芝龍正式開始了他的海上生涯,多年闖江湖的坎坷,鍛煉出了非常有眼光有膽量的他。之後,他的事業越來越快地發展起來,並且將生意做到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