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火車上的小報童(3 / 3)

出版報紙的心願實現了,這在他忙碌的生活裏又增添了一項新內容。原先那些活動:販賣、搞實驗、學電報、讀書……不但未受影響,由於編報需要,對學電報、讀書這兩項,反倒比過去抓得更緊,要求得更嚴格了。每天,從東方發白,到深更半夜,愛迪生放下這樣,拿起那樣,從不讓自己有片刻空閑。他認為,人活著就應該工作,工作就是享受,就是無上的樂趣。恨隻恨天天要睡上好幾個鍾頭覺,白白糟蹋了那麼多美好的光陰,實在太可惜。

工作越忙,日子越好過。轉眼間春去夏至,盛暑當頭了。誰又能料到在這炎天暑月裏,有一場飛來橫禍降落到愛迪生的頭上。

這天夜裏,混合列車正向歸途進發。愛迪生在客車上兜攬了兩趟生意,想起下一期《先鋒周報》還沒編好,也無心叫賣下去。他挨挨擠擠從人堆裏走出來,往行李車上一鑽,繼續編他的報紙。

火車以最高的速度向前奔馳。空氣受到猛烈衝擊,卷起一陣陣熱烘烘的疾風,打小窗戶裏吹進來,直撲到愛迪生的身上。愛迪生睡意全無,向窗外望去,滿眼盡是星鬥,星光閃閃,交相輝映。

列車開到離終點休倫港大約10公裏的地方,由於路軌不平,速度過快,不免輪聲隆隆,車身劇烈地震蕩起來。放在車廂角上的一隻用水泡著磷塊的玻璃瓶,“啪噠”震落下來,濺得水和碎玻璃碴子到處亂飛。

豈知磷這東西性子最野,最容易著火,一接觸空氣就自燃。如今玻璃瓶一砸碎,隻聽“砰”地一響,紅光閃處,磷生火,火生煙,頃刻之間,煙火彌漫了。

正當盛夏時節,空氣幹燥,溫度特高。那木製的行李車廂,經過烈日曝曬,真可謂幹柴碰上烈火,一點就著。愛迪生見勢不妙,馬上脫下上衣,拚命地用它撲打。可是,不但火沒被撲滅,上衣還著了起來,刹那間,火勢蔓延開來。

煙鑽進了緊挨著的客車,乘客們吵嚷起來,驚動了車廂裏的管理員、列車員等人。他們又是撲又是踩,又用水澆,好不容易把火撲滅了。

怒氣衝衝趕來的乘警,不容分說,迎麵就給愛迪生幾記耳光。愛迪生隻覺得“嗡”的一聲,右耳的耳膜被震破了,加上原來的舊傷,從此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了,成了終身的殘疾。

列車一到站,怒氣未消的乘警馬上把愛迪生的實驗器材和藥品、報紙和印刷機一股腦地從窗戶上扔了下來。

愛迪生那反複受傷的耳朵還在錚錚地叫著,他一動不動地站在月台上。

如果,列車真的失了火……愛迪生站在那裏越想越後怕。可是,這幾年的心血一下子也就全毀了,他傷心到了極點。望著他賴以生存了幾年的列車,咬著嘴唇,淚水奪眶而出。

要是一個懦弱的孩子,遇到這樣大的挫折和打擊,他的前程可能就在這裏斷送了。愛迪生卻是那樣的堅強,飛來的橫禍並沒有使他一蹶不振。報紙辦不成了,但是實驗得繼續搞下去。在失敗的痛苦中,愛迪生心裏升起一線光明,這就是對電報的憧憬。

在火車上辦報的經驗,給這個孩子一個重要啟示。千裏以外的消息,隻要按動電鍵,眨眼工夫就可以傳到目的地,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愛迪生灰溜溜地踏上了返家的路途。“壞事傳千裏”,他在火車上闖禍的事,早已傳遍家鄉。有人甚至添油加醋地說,他差點把整個列車都燒光了!隻有母親了解兒子,不相信那些流言飛語。愛迪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不少熟人的冷眼。小夥子心上像壓著一塊石頭,抬不起頭來。

當他快走到家門口時候,突然看見母親懷著急切的心情,正在門前等他。愛迪生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頓時煙消雲散了。他回到母親的懷抱,渾身又有了無窮的力量。

母親重新替愛迪生開辟了實驗場所。為了防止意外,新實驗室設在閣樓頂上,地窖裏隻堆放器材和雜物。這樣,萬一再發生爆炸,最多隻能把房頂炸掉,不會使住人的底樓受到影響。就這樣,他們家的小閣樓,便成了愛迪生的實驗室、《先鋒周報》的編輯部和印刷所。

一晃兒,炎熱的夏季過去了,涼風徐徐吹來,眼看就是秋初了。在這段時間裏,愛迪生每日清早出去,在火車上做買賣,到圖書館看書,夜晚回來,就在小閣樓上編報、搞實驗,日子過得倒也十分充實。

這是個陽光明媚、和風宜人的早晨。克雷門斯山站台上熙熙攘攘,旅客們三個一堆,五個一夥,說著話兒,等候列車卸貨。這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愛迪生回憶道:

有趟列車有15至20節貨車車廂。它往前駛了一段,就倒向通往倉庫的叉線,甩掉一節悶罐車(內有運往傑克遜州立監獄的10噸製把手用的鋼料)。然後加足馬力,向行李車衝去,這兒沒有掛鉤人員控製。

這是站長麥肯基後來追憶的情況:

此時,愛迪生正在鐵路邊欣賞家禽場裏的家禽,他突然轉身發現我的小兒子吉米正站在鐵路中央拋石頭玩,他隻有3歲,完全不知道自己已處於險境。愛迪生見狀,急忙把夾在腋下的報紙連同帽子扔在月台上,一個箭步衝上去救出了孩子,但兩人都頭朝下摔到了尖尖的碎石上。他們摔得那樣狠,以至於碎石末都嵌進了肉裏,當他倆被人扶起來時,那樣子真叫人吃驚。

等麥肯基先生跑來的時候,剛好目睹了發生的一切。

“愛迪生先生!”

由於這種突如其來的事和驚魂未定的複雜心情交織在一起,麥肯基先生隻這樣說了一聲,便哽塞住了。

這時開車的汽笛已經響了。愛迪生握了握麥肯基先生的手,就像根本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似的,微笑著跑上了火車。

第二天早晨,麥肯基站長老早就站在月台上等著愛迪生的到來,像那個時候的大多數站長一樣,麥肯基站長也是入不敷出,因此他無法按照慣例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一看見愛迪生就上前說道:

“多虧了你,小吉米得救了,我們全家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才好,我也沒什麼能耐,我想把電報技術教給你,作為一種酬謝。這樣,我想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電報技師的。雖然這算不上什麼像樣的禮物,可總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怎麼樣,你接受嗎?”

學習電報,這正是愛迪生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一聽,憋不住地樂了。

當下兩人約定:白天,愛迪生還是自管自做買賣。夜裏,火車經過克雷門斯山車站時,愛迪生就到麥肯基家來,晚飯在他家吃,然後睡在他家,學習時間暫定三個月。

商議停當,麥肯基笑著說:“好,咱們一言為定。你回去安排吧,我等著你。”

從此,愛迪生利用這個機會,每周四天,在麥肯基先生的車站,跟他學起了電報技術。他把經營的買賣適當地收縮了一部分,不久又將自辦的報紙停了刊,專心致誌跟麥肯基學起電報來。

麥肯基的夫人也非常熱情地對待“孩子的救命恩人”。每天給他做美味的晚餐,鼓勵他好好學習。

愛迪生本來對電報機就有許多知識,加上他愛學肯鑽,又得到麥肯基先生的悉心指導,所以進步很快。

學習了三個月,麥肯基先生就高興地說:

“愛迪生,你已經是個成熟的電報技師了。”

愛迪生聽罷,還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績。眯縫著眼睛問:“真的學好啦?能單獨工作嗎?”

麥肯基笑了笑,拍著他的肩膀鼓勵他說:“羽毛齊了,翅膀硬了,盡管放心去飛吧,大膽去幹吧!”

天空飄著雲彩,站台上鈴聲響亮,綠旗飄揚,汽笛一聲吼叫,火車開動了。愛迪生跳上車門踏板,回身向麥肯基揮手告別,心裏還在重複麥肯基先生的話:“盡管放心去飛吧,大膽去幹吧!”

由於他的見義勇為使他意外得到了一份電報員的工作,為他在這一領域及其他領域的偉大創造打開了一個良好的局麵。

在愛迪生小小的胸膛裏,又燃燒起一股新的熱情,在他動蕩不定的生活中,從此又要掀起新的波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