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呼和浩特昭君墓(1 / 1)

昭君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偏南9公裏的位置,是塞北著名的紀念園林,它也是西漢宮廷待詔王昭君的墓地。西漢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情願遠嫁給匈奴單於,促進民族間的交流,成為傳頌千古的佳話。

昭君墓占地麵積數十畝。進入墓園,由正中墓道拾階而上,可至高達33米的夯築封土墓塚。塚上長滿青草,望去一片青色,故又稱“青塚”。墓地封土堆上建有一座紀念亭,與下方園中景亭遙相呼應。墓前立有董必武題寫的《謁昭君墓》詩碑,詩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讚頌了王昭君自願出嫁的遠見卓識和曆史功績。墓道的兩側搭了花架,並且種植了很多古樹,鮮花與古樹相互映襯,為墓園增添了莊嚴肅穆的氛圍,同時也豐富了墓園的景觀。

園中建了座胡漢和親的青銅雕像,足以體現出民族間世代相親相敬,團結友愛的主題。園中設有文物陳列室,展示了許多珍貴文物,並介紹了王昭君的和親曆史及生平。

昭君墓,簡單的布局,稀少的建築,但通過大量種植草木,使得整個園林青翠盈目,鬱鬱蔥蔥。不但充分營造了憑吊懷古的氛圍,而且形成了粗獷、幽遠的獨特園林風格。這種風格,正是內蒙古大草原的風格。昭君墓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好像一朵碧浪投入大海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