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在有益的遊戲中增長見識(1 / 1)

給孩子一些玩具就不再過問是錯誤的,這會使孩子感到無聊、厭煩、精神不爽,以致破壞玩具和哭鬧等等,而由此產生的破壞癖有時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幾乎沒有給小威特買過什麼玩具。我認為孩子從玩具中學不到知識。給孩子一些玩具就不再過問是錯誤的。實際上,由於小威特很小就懂得讀書或觀察事物,因此根本就沒有必要利用玩具去消磨時間。

“無事生非”,這對大人和孩子同樣適用,隻讓孩子玩玩具就放任不管,往往會使孩子感到無聊、厭煩、精神不爽,以致破壞玩具和哭鬧等等。

孩子感到無聊就會心情不好,結果是拿玩具或周圍的東西出氣,造成的後果非常可悲,而由此產生的破壞癖有時更是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我家的院子裏,我曾特地為小威特修了一個大遊戲場。鋪著60公分厚的沙子,周圍栽有各種花草和樹木。由於沙子鋪得很厚,下過雨馬上就幹,坐在上麵也不會弄髒衣服。小威特在這裏觀花捉蟲,培養對大自然的感情。當然,我認為孩子熱愛自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小威特有一套炊事玩具。由於畢竟是個孩子,凡是大人要做的事,他也什麼都想做。尤其是對廚房裏的活,總是想插手,很多父母為此很傷腦筋。不過我以為如果能引導得好的話,不僅不會給父母添加太多的麻煩,而且還能極大地增加孩子的知識,我正是從這點著眼,才給他買了一套炊事玩具。

我妻子與其他母親不同,她總是一邊做飯,一邊耐心地解答小威特提出的各種問題。並且監督小威特,讓他用炊事玩具學做各種菜。比如有時小威特當主婦,媽媽當廚師。因為小威特是主婦,所以做廚師的媽媽就得向小威特請示各種事情。如果小威特下達的命令不得要領,那就失去了當主婦的資格而降為廚師。這時,當上主婦的媽媽就發出各種命令。例如,做某某菜,去菜園裏取某種材料等等。如果小威特拿錯了材料,那麼就連廚師也當不成,隻好被解雇了。

類似這種演戲式的遊戲我們是做得很多的,導演當然是媽媽。他們母子常常演出某個故事或者書本上的某個曆史事件的某些情節。還有重遊周遊過的地方,進行“旅遊遊戲”等等。事實證明,這些遊戲教給了小威特許多有關地理和曆史等方麵的正確知識。

因此我妻子曾說:有時讓小威特做媽媽,我當孩子。於是小威特就給我下了各種命令,而我就故意不好好做或者幹脆不做,如果小威特沒有看出來,那他就失去了母親的資格。但是,小威特一般都能看得出來,於是就一本正經地給我提意見。那時,我就說:“請原諒,今後一定注意。”有時我故意不認賬,這時小威特就用我斥責他時所用的語言來斥責我。還有的時候,讓小威特當先生,我當學生。當我故意把小威特講得很成功的地方說成失敗時,他一發覺了就批評我。

這些遊戲對避免孩子粗心大意、養成一絲不苟的生活態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還為他做了各種形狀的木塊,他用這些木塊或者蓋房子,或者建教堂、修塔、架橋、造城。由於建築遊戲需要好好動腦筋,所以非常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除此之外,他還做模仿人的各種活動的遊戲。但這隻是在他很小的時候,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通過遊戲讓小威特的五官得到發展。

孩子的遊戲不能胡來,應當讓他適當地動腦筋。這樣孩子就很少會感到無聊、哭鬧。這就是為什麼我兒子雖然隻有很少幾件玩具,但是不管多長的冬天,也並不感到無聊的原因。他用這很少的一點兒玩具,總是愉快而幸福地玩著。

從遊戲中學習

從老威特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做遊戲的過程中,能反應出孩子對生活和周圍一切事物的一些看法和態度。譬如,小威特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模仿媽媽的語氣、動作、態度,同娃娃打交道,遊戲的內容無一不是與他所熟悉的家庭生活情況、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相聯係著的。老威特認為這是孩子認識家庭生活,認識周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對待事物態度的一種獨特方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還常常愛分成若幹角色,模仿電影,戲劇中的人物,從中獲得樂趣。他們在模仿著人物的語言、動作、情感、態度、反映著有關的知識和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孩子們做遊戲是沒有地域之分的,而且孩子們的遊戲內容和方式也是豐富多采的。在中國除了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地表演、反映周圍生活的遊戲和反映影劇作品片斷的遊戲外,還有傳統的、活動性的或帶有競賽因素的遊戲。常見的有“丟手帕”、“跳皮筋”、“跳房子”以及跳繩、玩球等。這些遊戲活動,對發展孩子的智力,培養團結友愛、誠實勇敢、遵守紀律和積極上進等優良品質以及對發展孩子動作的優美協調,增進健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