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充滿感情地朗讀,同時使故事內容在自己的頭腦裏形成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每當我講到歡樂的情景時就興奮激動,用歡快明朗的聲音;講到悲傷的場麵時就聲音低沉;講到去冒險,用充滿勇氣的聲調;涉及科學知識內容時,就用嚴肅的語調,一字一句地讀給孩子聽。
而且,我不僅僅是朗讀,對這些語言要通過自己的五官使它形象化,以便更具體地傳遞給胎兒。因為我認為胎兒已經有“心”了,他對我的語言不是用耳而是用腦來接受的,對他講話時不能單憑聲音,而要在頭腦中先把所講內容形象化或是抓住某種感覺再講,把語言用一種畫麵或立體形象傳授給胎兒,因找不到確切的叫法,我暫且就把它稱之為“畫的語言”吧!總之,這是一種立體的雙向傳遞方式。
將語言和印象在頭腦中以鮮明的圖畫形式再現出來,這一工作隻要每天堅持就必然會熟能生巧,並能提高向胎兒傳授知識的能力。最初做這項工作時,選擇自己喜愛並熟悉的事物作為對象,要簡單易行得多。
例如,我給胎兒講“梅麗去山裏野營”這個情節的時候,先在頭腦裏浮現出一個紅頭發、褐色眼睛、目光炯炯的小女孩形象;再想象山裏林木茂盛,樹上有鬆鼠、小鳥的巢穴等等。同時設想,梅麗在這樣的山上搭帳篷一定是非常激動的。
我總是在自己的頭腦中把這些情景描繪出來並沉浸在快樂之中:如果山裏野草莓熟了的話,就深深地嗅著那沁人心脾的香氣,摘一個酸甜可口的果實放在嘴裏;去小河裏打水的時候,不自覺地把腿伸到河裏,一下子感到水冷得刺骨,於是就叫喊著跑起來……
這樣就把梅麗做的事變成了自己的感覺。
對話胎教,孕晚期胎教的不二法寶(一)
天才之母斯瑟蒂克進行胎教時可能從未想過與寶寶對話也會成為今後胎教的一個種類,而且還是專門針對胎動較為頻繁的孕晚期。在孕晚期,斯瑟蒂克介紹的“畫的語言”相信會給很多母親以啟發。不過除了這個方法之外,孕晚期的對話胎教也是有法可循的:對話胎教其實自從寶寶落戶以後,從你與寶寶說第一句話起,便開始實行了。可能以前你沒有意識到,那麼讀過上文之後,從現在開始再與寶寶說話的時候請你注意:
1.給寶寶起個名字。有位媽媽在寶寶大概5個月大的時候就給孩子起了乳名,以後每次和她說話的時候都要特別稱呼一下:靚靚!小胎兒出生後沒幾天,聽到有人說“靚靚”這兩個字眼睛就會到處轉,貌似在說:“誰叫我?”很可愛。但是不要經常更換名字。
2.對話要有始有終。雖然寶寶在肚子裏,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有思想。所以在和寶寶對話的時候,最好在安靜的環境中,聽著音樂,有開場白:“寶寶啊,今天媽媽給你講講什麼是紅色,這世界裏紅色的東西太多了!太陽、蘋果、國旗……”對話內容不要太複雜,應簡單明了,對話時間不要太長,結束的時候有個結束語。其實與寶寶對話的內容不限,可以隨意聊天、講故事。日常性的語言誘導和係統性的語言誘導都是不錯的選擇,隻是和寶寶講話時要注意:吐字要清楚,並注意一定要聲音緩和,對話胎教的時間也不要過長,每次十幾分鍾。最好能和準爸爸一起與寶寶說話,爸爸的聲音一般低沉,寶寶比較喜歡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