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服務員在處理這類事情時一定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語言與客人交談,以避免客人難堪和因此產生的投訴。
思考題
1.飯店在經營中製定的各種規定與客人需求發生衝突時,如何在滿足客人需求與遵守飯店規定之間進行妥善處理?
2.如何用語言技巧維護客人的自尊心?
3.服務員掌握語言技巧要注意哪些問題?
4.飯店在經營中製定的各種規定與客人需求發生衝突,產生投訴時應如何處理?
服務員的牢騷
一次一位服務員在清掃客房時,由於看到房間比較髒,就在房間內發牢騷,正好客人回房間聽到了,非常不滿意,進行投訴。一位客人不了解房間內傳真機的使用方法,叫服務員幫助解決,由於服務員當時其他工作較多,為客人講解時帶有不耐煩的情緒,說話明顯生硬,讓客人感覺到花了錢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和享受,為此進行投訴。還有一位客人在房間打掃後又接待了朋友的來訪,朋友走後因房間較亂就請服務員幫助再次打掃房間,服務員進房後無問候、無微笑,並在清掃時摔打物品遭致客人投訴。
評析
我們每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喜、怒、哀、樂的事情,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自然或不自然地把心理反應表現出來,隻是每個人的表現方式有所不同罷了。這種表現形式就是人的情緒狀態。心理學研究將人們的各種各樣的情緒狀態,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紅色表示興奮;橙色表示快樂;黃色表示愉快;綠色表示安靜、沉著;藍色表示憂鬱、悲傷;紫色表示焦慮、不安;黑色表示沮喪、頹廢。為了實現優質服務,服務員在工作中的情緒狀態應保持在“橙色”到“綠色”之間。一般來說,接待客人時的情緒應以“黃色”為“基調”,給客人一種精神飽滿、工作熟練、態度安詳的印象,向上可以“浮動”到“橙色”(即快樂),向下可以“浮動”到“綠色”(即安靜、沉著);掌握“愉快”和“快樂”的差別,在適當的時候把自己的情緒狀態從愉快變為快樂,可以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對客人的熱情;在遇到問題時保持沉著的情緒狀態,則可以避免冒犯客人和忙中出錯。總之,以愉快為基調,根據不同情況在快樂和安靜、沉著之間上下浮動,這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中的最佳情緒狀態。“藍色”、“紫色”和“黑色”顯然不是良好的情緒狀態,“紅色”容易使人忘乎所以,也不能算作最佳狀態。我們要在工作中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牢牢記住,“讓客人完全滿意”是我們的服務宗旨。客人是否完全滿意是檢查我們的服務態度、服務意識、服務水平、服務效果的標尺。
1.服務員在對客服務中絕對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客人花錢消費不是來看服務員的不悅臉色,而是希望得到物有所值的消費和享受。
2.服務員在回答客人的問題時應不厭其煩,在清掃房間時不應牢騷滿腹,在為客人提供服務時應禮貌微笑。
思考題
1.如果你是客人聽到服務員對你發牢騷、不耐煩或表示不滿時,你會有何種感想,何種反應?
2.如何理解“讓客人完全滿意”的服務宗旨?
3.怎樣才能做到不帶情緒為客人服務?
4.如果客人對服務不滿意進行投訴如何處理?
“先生您好”與“×先生您好”的區別
一位VIp客人入住飯店後,對服務員不直接稱呼其姓氏表示不滿,認為自己是飯店的貴賓,服務員無論在接聽電話或見到自己時為了表示尊重,都應該直接稱呼“×先生”,而不是統稱“先生”。飯店各崗位服務員接受投訴後立即整改,客人表示滿意。
評析
到高檔飯店消費的賓客,除看重其物質性需求外,更注重其精神性需求,即表現在他們渴望得到尊重,他希望置身於一個友好、溫馨、親切的環境裏。姓名識別服務可以滿足客人的精神性需求。稱呼客人的姓氏,對客人來講是一首美妙的音樂。“你好,先生!”對初來乍到的新客人來說,是一句很有禮貌的問候語。但是對長住客人,特別是對VIp客人來講,卻顯得陌生和疏遠。客人如果在飯店各處都能聽到“XX先生(小姐)您好”的有具體指稱的問候語,內心肯定倍感親切和溫馨。所以對客人的服務,特別是對VIp客人的服務,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應該稱呼其姓氏。這樣,客人才有被視作貴賓的感覺,才會認為住店消費物有所值。
1.在為客人服務時能否直接稱呼客人的姓氏,反映了一家飯店、一個崗位、一名員工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服務員對此可能沒有深切的感受,而賓客則非常重視這一點。因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姓名都是自己百聽不厭、百看不凡的最美妙的詞彙。牢記交往對象的姓名這件事本身就直接意味著對對方重視有加。反之,連一名重要的VIp客人或常來常往的客人姓名都記不住,恐怕是難言重視的。
2.知道、記住和稱呼客人的姓氏並不是一件難事,關鍵是要有心、關心和用心。同時,服務人員在牢記服務對象姓名的時候必須注意:一是不要記錯服務對象的姓名。將服務對象的姓名記錯或張冠李戴,無疑都會使雙方感到尷尬;二是絕對不要讀錯了服務對象的名字,將服務對象的名字讀錯了不但會失敬於對方,而且還會讓自己十分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