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原來是支脈從軍的子弟...”
其中一人仰起頭,看了董羿一眼,笑嗬嗬的對身旁的同伴道:“還是個小孩子嘛,這些支脈也真是的,讓孩子去從軍,嘖嘖...”
另一人也嗬嗬笑了起來。
董羿雖身長八尺,但麵孔稚嫩,頜下無須,一看就知道還隻是個少年。
聞聽此言,董羿麵色不變,道:“敢問兩位,在下可否入山?入山之後,該去何處報到?”
首先說話的那人笑了笑,斜睨著董羿,道:“小孩兒,我看你還是回家去吧,多練兩年再來。從軍上戰場可不是鬧著玩的,性命重要啊。”
董羿咧了咧嘴:“不牢尊駕多言,我自有區處。”
“嘁,這小孩口氣倒是老練。”另一人笑了一聲:“算了吧,你跟他扯什麼?讓他進去吧。”
“行了行了,好心當作驢肝肺,進去吧進去吧。”那人翻了個白眼:“記著,入了山門,到勤務堂去報到。”
“多謝!”
董羿再次抱拳,牽著蛟鱗步入了山門之中。
豢龍董氏是個傳承三千多年的龐大家族。這數千年以降,隨著時局變化,董氏內部逐漸分化出了三大堂口,勤務堂就是其中之一。
董羿這十六年以來,來過主脈七八次,其中有四五次都是去的勤務堂,因此也算熟門熟路。
入了山門,沿著盤山大道往左,不過片刻功夫,就到了一處建築群前。
這裏,就是勤務堂。
勤務堂的具體分管工作是哪些,董羿並不十分清楚。但卻知道,這裏直接掌管董氏各支脈,相應的物資分配、人員考核等等。
打個比方,每到逢年過節,主脈會給支脈下發一些福利,支脈就需要到勤務堂來領取。又比如支脈的人來求取進階武功,也須得在這裏進行考核。
進入勤務堂堂口建築群,裏麵的人就多了起來。
來來往往三五一群,聊天打屁嘻嘻哈哈,倒是氣氛融洽。
一路上,董羿並沒有看到熟識的,因此隻管埋頭行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勤務堂大堂門外。
將蛟鱗馬拴在大門外的馬樁上,董羿整理了一下衣襟,信步走了進去。
剛剛走進大堂,就有一人迎麵走了出來。
董羿一看,不由開口叫道:“長生兄!”
那人低頭走路,聽到董羿呼喊,這才抬起頭看,神色卻是有些不太好看。
“原來是羿賢弟!”
這人約莫二十歲出頭,一身粗布青袍,軀體雄壯,身長九尺,比董羿高了一頭有餘。其人麵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嘴唇緊閉,給人一種淩厲傲氣的既視感。
他叫關羽,字長生。
關羽是解縣人,雖屬關氏,但究根結底,也是豢龍氏分化出去的支脈。
因此,在這裏看到關羽,算不得稀奇。
說起來,董羿認識關羽,還是兩年前的事了。那一次,也是在主脈遇到關羽,得知此人名姓,然後刻意結交,這才相識。
之後,董羿又時不時的抽空去解縣關羽家中,或是找他比武較技,或是與他談論春秋,相互之間熟稔起來,逐漸以兄弟相稱。
在與關羽熟悉之後,董羿發現,這人優點不少,但缺點也多。
就優點而言,第一個是信義。關羽守信講義,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關羽極有上進心,習武讀書自不必說,平素裏也多有為飛黃騰達而奔走之事,想要讓自己的老父老母過的更好,儼然孝心。
但其缺點也明顯。
第一個就是傲!
實在是傲慢。
董羿與之熟悉之後,某次開玩笑似的提出這個問題,關羽還給出了讓董羿頗為無語的答案——他覺得主脈弟子個個那般傲氣,自忖能力不差於主脈弟子,為什麼不能與他們一樣!?
感情關羽的傲氣,還是受主脈弟子影響而來!
第二個就是眼高於頂,這樣說雖然頗含貶義,但事實就是如此。
關羽曆來抱怨,言及自己能力出眾,但卻沒有出頭之日。
他家裏的情況並不十分富裕,比之董羿家要差很多,隻算個自耕農,還不是地主。雖然吃喝不愁,但明顯不符合關羽的心意。
不過關羽這人,想著自己有本事,就要一步登天,不願意從小事做起,所以這幾年來一直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