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B30和T50已經被奔馳打得很慘。
經過兩次降價後,才勉強保持了銷量。
但這兩款車型的利潤已經所剩無幾。
本就需要給經銷商一定的利潤,而降價後的利潤大多是由廠家補貼的。
如果完全擠壓經銷商的利益,就沒有人願意賣車了。
盡管存活下來了,這兩款車型目前隻能維持微薄的盈利,避免進一步虧損。
若B60也因奔馳的壓力被迫降價,那奔騰的處境將非常嚴峻。
不僅無利可圖,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公司的整體運營。
經曆了幾次被奔馳打敗之後,陸明再也不懷疑其實力。
因此,他對奔馳即將推出的新車型深感不安。
他也清楚,奔馳進入高端車市場肯定離不開C級和D級車。
隻是沒想到奔馳的動作如此迅速。
不到一年的時間,奔馳已經連續推出了好幾款車型。
“不行!必須要想辦法應對!”
“否則,等到奔馳新車上市,必然又會是一場惡戰!”
得知這個消息後,陸明頓時有了緊迫感。
雖然信息尚不確定,但他估計八九不離十。
即使奔馳今年不出新車,明年也會推出的。
與此同時,寶馬和奧迪也在積極尋找對策。
他們的處境與奔騰相差無幾。
特別是奧迪,原本的利潤就不及寶馬和奔騰。
經過幾次衝擊後,情況更加糟糕。
幸好,由於價格較低,奧迪的銷量相對較好。
BBA經過內部會議後,決定投入資金進行大規模廣告宣傳。
近期很多人發現BBA的廣告顯著增加。
還有不少汽車評測視頻突然湧現,主要圍繞它們的C級車進行誇獎,從而削弱了人們對奔馳新車的關注。
一些都市劇的導演也因此獲益。
BBA的廣告部門找到他們,提議提供一筆讚助費,條件是劇中植入自家品牌的車輛。
對此,導演們自然樂意接受。
反正都市劇中的富人們駕駛的大多是BBA或跑車。
即使沒有BBA的讚助,劇組在需要時也會選擇BBA的車型。
現在能得到免費的讚助,導演們當然欣然接受。
······
確定參加迪拜車展後,奔馳準備了十幾款新車參展。
除了已上市的C級、GLC和SL級外,還包括未上市的E級、S級和AMG-GT。
每款車都準備了兩三台現車,運往迪拜。
泉港碼頭,裝運工人們正把奔馳的車輛開進貨輪。
“哇,這是什麼跑車?怎麼從來沒見過?難道是奔馳的新車?太帥了吧!”
一名裝運工人盯著眼前的AMG-GT讚歎不已。
作為碼頭的裝運工,他也經常處理進口豪車,開過不少高檔車型。
但這款車他從未見過。
不過當他看到奔馳標誌時,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款全新的奔馳車型。
“真沒想到,奔馳竟然又推出了一款新跑車!”
旁邊的一位同事輕撫著AMG-GT的車身說道。
“這輛跑車在市場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信息,顯然是要送往迪拜參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