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譚總有話說,設備實際運作起來負載過高,容易發生跳閘或電氣元件燒毀現象。”

這裏的“譚總”指代的乃是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CEO譚耀明。

他是程卿通過獵頭公司招攬來的一位電池領域的專家,擔任明德時代的電池研發副工程師一職。

為了將他納入麾下,程卿本人親自參與了這次招聘過程。

譚耀明之所以是副總工程師,並不是因為他比總工程師的能力遜色。

恰恰相反,他在技術上的造詣甚至超過了明德時代的總工程師。

然而,之所以隻是副的職位,是因為他還處在相對年輕的職業生涯階段。

而且那位總工程師已經在公司工作多年,被視為公司的資深成員。譚耀明若想獲得更高的地位,尚需時日。

得知譚耀明被挖角的消息後,明德時代的總經理頓時怒火中燒。

很快地,他嚐試通過電話直接聯係譚耀明,並以總工程師的崗位作為條件誘使他回心轉意。

不過,譚耀明最終婉拒了這一提議。

像譚耀明這樣的人才,單憑金錢難以吸引。

對他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份能夠發揮所長的機會和施展才華的空間。

真正觸動他興趣點的是,程卿在一個汽車行業論壇上提出的超等離子電池概念。

僅僅憑借一張粗略的概念圖,這份創新的技術就已經讓譚耀明心動不已。

事實上,這項電池概念對於其個人而言充滿了極大的吸引力。

超等離子電池技術雖然極其重要且具有較高的複雜性,但即便掌握了相關知識,沒有合適的專業人才進行實踐也無法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如果電流不足以維持操作的話,我們為什麼不大膽一點嚐試更寬更厚的導線呢?”

程卿眉頭緊鎖,在心中回顧著有關超級離心子電池的信息。

然而很快,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畢竟那些大型機械設備所需的電力需求遠非普通工業供電係統所能滿足。

“譚工說已經試過了所有可行方案都沒有成功。”蘇文清搖了搖頭說道:“我對於這方麵的專業知識不是很了解,聽不太懂。”

作為一個秘書,她確實很難深入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具體科學原理。

“算了,我自己去看一下好了!”經過深思熟慮後,程卿決定親自前往。

因為沒有人能比他自己更加了解這款產品背後的奧秘所在了,最大的挑戰大概率還是出現在供能環節上。

一旦設備開始運行,其龐大的耗電量可能瞬間導致電路短路。

而整個超等離子電池生產流程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中間階段的壓縮轉換過程。

在這個階段如果突然斷電,則可能導致尚未完成的產品完全作廢。

因此供電問題成為了阻礙超等離子電池大規模生產的最大障礙。

不久之後,在隨同司機及安保人員的陪同下,程卿抵達了星紀元電池研究與製造基地所在地。

“程董!”看見客人來訪,譚耀明立刻禮貌地上前迎接。

“進到裏麵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