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宋子文:四大家族裏的金融巨子(1)(1 / 3)

蔣宋孔陳裏的宋子文,是中國第一代哈佛學子,被稱為“國民政府著名的理財家”。在民國政壇上風雲一時。

其父宋嘉樹具有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和敢於改變自己命運的非凡勇氣。他是上海灘上聲名顯赫的大富翁,以萬貫家財資助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鬥爭,由此成為孫中山的堅定支持者和親密戰友。

宋嘉樹造就了一個“沒有加冕的宋家王朝”,其影響力之深,名氣之大,鮮有望其項。

美國《時代周刊》曾把宋子文作為封麵人物。美國《華盛頓郵報》讚歎說:“在風雲變幻的30和40年代,這個王朝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聲名顯赫的。”

宋嘉樹對宋子文寄予厚望,而宋子文真的能把“宋家王朝”推上頂峰嗎?

上海處於東部海岸線中心部位,長江人海口咽喉。地勢平坦,河港縱橫。黃浦江、蘇州河流貫穿境內。700年前上海不過是一個海邊漁村,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沿海小鎮。自1842年開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以後,由於它為長江吐納之口,得海外僑商萃集之利,迅速成為一座國內最大的商業、工業日臻興旺的繁華都市。

在遠離鬧市區的中心的朱家木橋一帶,有一所平房,四周草木蔥蘢,門前碧水淙淙。1894年12月4日,這家傳出添丁的喜訊。隨著“哇”的一聲啼哭,一個白胖的男嬰在上海同仁醫院降臨人間。這家主人,男嬰的父親決定:孩子的英文名字叫保羅,中文名字叫宋子文。意思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像聖徒保羅一樣在中國弘揚基督教的福音,像民主革命先行者孫文(中山)一樣在中國傳播西洋富強之學。

宋子文的父親,是一位不平凡的傳奇式人物。他的名字對於當今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肯定是陌生的,但隻要一提起他的兒女們,又都感到非常的熟悉。他的女兒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被世界公認為最不平凡的“宋氏三姊妹”;他的三個兒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人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後來成了他的女婿,蔣介石尊其為“泰山”。他的名字叫宋嘉樹。

宋嘉樹,字耀如,教名查理·瓊斯·宋,老朋友見麵叫他查理宋。他1866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一個普通小商人家庭。父親韓鴻翼,是一位頗有文化修養的商人,當地人唯有見了韓鴻翼不按習慣稱謂叫“老板”,而親切地稱“先生”。韓先生的先祖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的韓國之君。傳說秦滅韓後,一位韓國公子不願臣秦,便以貨殖為業,世代相襲。明代,韓姓商人在山西經商,頗享盛名。1664年清兵入關後,韓姓族人忠於明皇,乃舉族南遷,最後渡過雷州海峽,落籍海南文昌。母親姓王,叫韓王氏,是一位典型的慈母良妻。

年幼的宋耀如帶著好奇,隨舅父乘船前往美國,開始了他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一件偶然的事競改變了宋嘉樹的一生命運。1875年,他的舅父(其實是其嬸嬸宋氏之弟)從美國經商回到家鄉招收學徒。父母決定把九歲的他送給舅父作義子,帶到美國學做生意。舅父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開設了一家茶絲商店。在波士頓城中心的一座中國住宅內,宋嘉樹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度過了三年的學徒生涯。開始義父對他寄予很大希望,要他安分守己、專心經商。在義父教導下,宋嘉樹也是專心學習做生意的技巧,一天到晚在店裏忙個不停,一心隻想等到長大以後成為這個店的新店東。茶絲商店以外的世界,他是十分陌生的。然而,又是一個偶然的事件,打破了這個中國少年內心的平靜,並作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抉擇。

宋嘉樹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經曆嚴重政治危機的時期。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有識之士,在中國屢遭外國“堅船利炮”的打擊之後,痛定思痛,允許少數達官貴人的子女到美國、歐洲一些著名大學留學,希冀“師夷長技以製夷”。於是釀成一股“留洋新風潮”,有錢人家紛紛將其子女設法送往牛津、劍橋、哈佛、巴黎等名牌大學。遠涉重洋是那時許多青年夢寐以求的理想。宋嘉樹雖然也到了美國,但進大學接受外國教育並不屬於他的理想。然而,自從結識了兩名中國留學生之後,進學校讀書的念頭便占據了宋嘉樹的心。這兩位中國留學生一個叫溫秉忠、一個叫牛尚周。

牛尚周是上海嘉定縣人。12歲那年進入上海英租界的中國留學生預備學校。1872年8月11日,他作為中國第一批第一期13名留學生中的一位,來到美國求學。溫秉忠祖籍廣東新寧縣,出生在上海,他是中國第一批第二期30名中國留美學生中的一員。他們三人不僅結下了天長地久的友誼,而且後來因分娶倪氏三姊妹而成為連襟兄弟。

牛尚周、溫秉忠經常到宋嘉樹的店裏來,對站在櫃台後麵的這位內心充滿渴望的少年吹噓他們多彩多姿的學校生活、愜意的課外活動,還眉飛色舞地宣告他們回國以後,要把中國從歐洲中世紀時代中拯救出來。並不時批評宋嘉樹將自己局限於櫃台內那塊狹小的空間、以及貧乏的生活。宋嘉樹聽得神往極了。有一天宋嘉樹鄭重地向養父提出了入學的要求。他的養父懂得金錢的作用,卻不懂得知識的價值。他根本沒有把義子的要求放在心上,隻以“這不可能”回絕了。在養父看來,宋嘉樹已有光明的前程,他應努力工作,鍛煉自己成為優秀的商人,然後掌管絲茶店,這才是他應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