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濮陽館,韓不信已經向衛君提了辭呈,下一站去宋國,我也在準備行李,為去宋國做準備。
次日,文昭君送我們出了濮陽,隱藏於侍衛之中的蒯聵回頭望了一眼漸漸遠去的濮陽,心中充滿了不甘,此次又是無功而返,但是他不會放棄,他還會回來的,衛國是他的。此次也不是全無收獲,他已經聯係上了自己的姐姐,衛國大夫孔文子的妻子,就看自己該怎麼行動了。
宋國,始封之君乃是微子啟。微子啟是商朝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庶兄。對紂王屢次勸諫而紂王不聽取的情況下,聽取太師、少師的話,離開了紂王隱藏了起來。後來周武王討伐商紂而滅了商朝,微子就拿著商朝的祭器來到周武王的軍營門前,袒露上身,把雙手捆在背後,左邊的隨從人員牽著羊,右邊的隨從人員拿著茅,用膝蓋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於是武王為他解開繩索,恢複他的爵位,就跟從前一樣。武王分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祿夫以便延續商朝的祭祀,派管叔、蔡叔輔佐他。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理朝政,掌管國家大權,管叔自以為是周公的哥哥,理應由他執政,於是對周公不滿,蔡叔也懷疑周公對成王不利,於是就和武庚一起發動叛亂,襲擊成王、周公。周公秉承成王的命令,花了三年時間平定叛亂,誅殺了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之後,就命令微子啟代替武庚為商朝的後嗣,以供奉殷朝祖先的祭祀,寫下了《微子之命》來加以申述,在宋地建國,與衛國一起管理商朝遺民。
現任宋國國君是宋景公頭曼。宋國實力雖然不如晉、齊、楚、秦、吳等國,但是在二流國家中卻是強者,宋景公是個雄心勃勃的君主,一直對領國曹國虎視眈眈,作為殷商的後代,雖然被周人打敗,但是骨子裏他們始終想要振興殷商,現在周室衰落,諸侯紛爭,先君襄公時代,就曾謀求霸主之位,可惜為楚國所阻,兵敗而薨。而且自宣公以來,數代內亂不止,並且諸侯對殷商後代的宋國也多有防範,宋國這個二流強國想要稱霸也是困難重重。於是從謀求稱霸諸侯到宋國謀求自身真正的國富民強,滅曹國成為了景公的主旨。曹國的始封之君是曹叔振鐸,曹叔振鐸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周公旦的弟弟,曹國雖是周室的後裔,但是國小民弱,況且現任曹國國君曹伯陽背棄與晉國的盟約,進攻宋國的領土,宋國一直忌憚的晉國終於放棄了曹國,滅掉曹國相對宋國來說已經成為了可能。宋都商丘,宋公頭曼凝望著曹國的方向對身旁的親信講道:“機會來了,都準備好了嗎!”親信恭敬地回答道:“君上放心,萬事俱備,沒有晉國的阻擾,曹國就是我們嘴邊的一塊肉。”宋公點了點頭看似自言自語地說道:“楚國衰落,晉國內亂,本以為趁此機會與齊、鄭等國聯手能夠在此亂世中為我宋國獲取大利,不成想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趙鞅以一己之力,率晉國之師打敗諸侯之師,與晉國為敵太不明智,還是與晉國和好,謀取曹國才切合實際。姬伯陽太不知量力,得一公孫疆而妄圖天下,前度衛人伐曹奪取了郊地,衛國都能如此,更何況我們宋國。隻不過晉國已然不會救援曹國,但是宋鄭相連,如果我宋國滅曹實力頓增,恐怕不是鄭國所樂意看見的,到時候伐曹戰役,我宋國重點還是防備鄭國,鄭國自子產革新以後實力不容小覷,滅曹之戰必須一擊必重,不然戰事拖延恐對我宋國不利。”頓了一下,宋公又問道:“接待晉國使者之事辦理的如何了。”親信回到道:“一切都按君上所囑安排妥當。”宋景公呆呆地望著商朝舊都朝歌的位置喃喃地說道:“願先祖庇佑我宋國能夠一舉滅曹,在這大爭之世能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