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浪在大廳內來回踱步,遲遲未能作出決定。在眾人爭議片刻後,張浪才緩緩開口道:“眾愛卿說的對,若再遲疑延誤了戰機,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郭嘉見狀心中大喜,便問道:“主公心中是否已有良策?”

張浪笑道:“嗬嗬……在眾位愛卿麵前浪豈敢言良策?隻不過我想做的保險一點。”

龐統上前抱拳問道:“主公打算如何運作?”

張浪道:“我們應分兵數路出征,同時也不能忘了布置防線,雖說聯劉,但誰也不能保證其不侵害我方之利益。若我軍權利攻曹之際,劉備揮師荊州,到時候我軍後方受脅,前又有曹營數十萬大軍,這可是相當不利的局麵。”張浪可是深知劉備對於荊州的覬覦程度啊。在他的思維中,不是難保,而是劉備肯定會對荊州采取行動。問題是不知道劉備會如何對荊州下手,會派誰來。這才是困惑張浪使其久久不能作出決定的原因。

但現在想來,郭嘉、龐統之話也很有道理,若是現在不出兵伐魏,延誤了戰機,就不知何時才能再有這樣的機會了。故而決定,既然猜不出敵人的心意,那麼就按兵不動看其下一步的行動再作打算。

郭嘉問道:“不知主公所說分兵數路是指……?”

張浪道“:其實很簡單,現在曹魏已經大亂,我軍意欲聯手劉備合力擊曹。但為防劉備在我軍攻曹時對我不利,應於荊州處布下一支軍隊。”

龐統道:“對,防人之心不可無。隻是不知主公針對曹魏又有何良策?”

張浪道:“現曹魏雖大亂,但根據陸遜傳回的消息說,現在誰也說不清曹魏究竟是誰在掌權。所以我軍出征應小心謹慎。”

眾人沉默不語,隻是點頭示意同意張浪的話,張浪見眾人不語又道:“現曹魏已遷都太原,兵力也集中在並州一帶,所以我想暫時不對並州采取行動,若是出征我軍應從幽州、冀州入手。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出一次奇兵。”

這下眾人可來了興趣,郭嘉上前問道:“主公所說之奇兵指的是?”

張浪笑道:“嗬嗬……奉孝可記得青州如何拿下的?”

郭嘉道:“難道主公的意思是……。”

未等郭嘉說完,張浪接道:“不錯,命周善水軍順黃河入海,然後於幽州遼西處登陸,隱於徐無山內。待機行動。再上演一次敵後突擊隊。然後命高順出青州之兵直逼樂陵、南皮等地。脅迫冀州,再進兗州之兵渡黃河與高順兵馬合圍冀州。為防並州出兵援助,應調豫州兵馬先入太行道內隔斷幽州、冀州與並州之間的聯係。至於劉備嘛,說好與其聯手就不能不讓他占得便宜了,若攻曹他必須從祁山出兵,待其牽製曹魏兵馬主力之後,我軍便調集南陽兵馬出函穀關隱於華山處。侍機奪下雍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