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的想法在張浪的腦裏一劃而過。三國本來就是充滿爭議。隻是等自己慢慢去發掘。
陶謙這麼看重自己,其實也是事出有因,張浪哪裏會看不出來。
以陶謙的眼力,自是看出天下大亂,徐州早晚不可避免卷入戰亂之中。雖然城池堅固,穀石豐盛,帶甲數萬。陳,陳登,王佐之材,然軍中無能征善戰之將,靡竺,靡芳之輩,壓壓糧,守守城還可以,隻有泰山藏霸可獨擋一麵,不過還不知他是否投到徐州。這些人如若上戰場,小打小鬧還可以,如若真的大戰,決不能當重任。加上泰山眾寇,連連做亂,陶謙也是心有於而力不足。雖每日貼版招文,應聘之士如蜂而至,但真正大將者,無一人……
正煩之際,忽然收到韓莒子來信,怎不能喜出望外,高順本乃張浪一家將,汜水關下力斬雄。天下已無人不知。而張浪夫婦和另一員家將虎牢關下大戰第一高手飛將軍呂布,早已深入民心。更何況張浪能文能武,討董卓之戰時,數次苦薦曹操,計謀不得用,才會使曹操有貢陽之敗。假如真有這幾人相助,徐州無憂也。
最讓陶謙感動的是曹操兵敗貢陽後,他竟連連傷心數日。剛開始以為是他為兵敗而煩,後來才打聽到原來是當時兵敗之時,曹兵個個四散逃竄,唯有張浪夫婦兩人死戰斷後,殺敵無數,才保曹操安然退回貢陽。曹操所哭者,以為張浪夫婦已戰死沙場。從這一點看來,張浪夫婦是相當忠義之輩,這也是陶謙最看重的地方。
張浪見陶謙喜形於色,十分歡迎自己的到來,心中暗暗感動。急拜俯道︰“陶大人愛代,之清受寵若驚。“
陶謙老臉開花,喘了兩下,有些氣虛,不過十分高興道︰“吾徐州兵器糧足,丹陽軍天下精銳,獨缺大將,之清前來相投,徐州之福也。”
張浪忽見陶謙背後有人眼裏閃過嫉妒之色,暗思自己立足未穩,還是先要巴結眾人,推辭道︰“陶公誇獎了,之清早聞陶公大義,治理徐州井然有理,而曹豹和許耽兩將軍為統帥的丹楊兵更是天下精銳。令敵軍聞風喪膽。之清隻為能在兩位將軍下一展所長,願已。”
其實說的很有道理,以曹豹和許耽兩中朗將所統領的丹楊軍,是徐州士兵的中堅力量,三國中除了北方騎兵,戰鬥力最強的就是丹楊兵,孫策下江南,袁術據淮南,曹操揚州幕兵起家,都是靠它。
果然就是剛才神色嫉妒的兩個人,臉色緩和許多,其中一人還謙虛道︰“之清過獎了。”
陶謙也是連聲推讓,又指著剛才說話的那人介紹道︰“這位便是許耽將軍。”
張浪抬頭打量,見他方臉小眼,二寸短須,神色精湛,身長七尺,一身藍袍,是有將軍之威。行禮恭維道︰”許將軍氣質不非,以後還望多指點在下。”
許耽眼楮眯起笑道︰“那是當然,不必客氣。”言下十分得意。
張浪暗暗發笑,這沒三分貨色的人,自己還不放在眼裏。如若不是看了關於陶謙的介紹我還不知道有你這個人物呢。現在讓你得意得意。
這時陶謙又笑嗬嗬道︰“之清遠來辛苦,裏麵請。”
張浪也做了個請的手式,眾人這才大步而入。
到了議室,設茶看座。眾人依位入位。徐州刺史陶謙,一一介紹眾人。曹豹,許耽,章誑,靡竺,靡芳,陳登,等眾歷史名人。
張浪個個禮過,其中介紹二靡和陳登的時候,張浪特別留心。原因嘛,嘿嘿,二靡有一妹後嫁於劉備,想來此時正青春年少,風華絕代哦。自己和他現在套套交情,先下手為強呀。而陳登在徐州攻防戰的時候竟可以把呂布玩弄於鼓掌之間,把曹操耍的團團轉,可見此人智力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