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忻口血戰(二)(2 / 2)

八路軍129師是第18集團軍3個師中最後一個開赴抗日戰場的。某到過延安的外國記者評論說,該師是八路軍中士氣最低落的。因其來自於紅軍第4方麵軍,主力在西征中被殲滅,領導人張國燾又在延安被批判。該師剛開到娘子關的當日,一個團就在日軍的夜襲中被打散。無疑更是證實了那位西方記者的評論。但整個抗日戰爭中,129師打出了許多名垂軍史的戰例。10月18日傍晚,129師385旅769團團長陳錫聯帶著他的團隊,奉命執行遊擊殲敵的任務,行軍到達滹沱河東岸時,發現河對岸不時有日軍飛機起降,好像機場就在不遠處。於是將隊伍隱蔽起來,第二天親自帶了三位營長過河偵查,正好碰上一個被日軍抓去修過機場工事又逃跑出來的老鄉。於是了解到機場的準確位置在陽明堡鎮東南數裏的兩村莊班政輔和小茹解之間。當下就將老鄉留下當向導帶路潛伏於機場2000米處,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機場的鐵絲網、掩體、跑道、停機坪、油庫及守衛部隊人數,經清點,日軍大約100-----200人的機場守衛。於是,就分配一營、二營阻擊敵增援部隊,三營主攻機場。19日天黑以後,769團三營營長趙崇德帶著他大約400人(129師不滿編,大約全師8000餘人比115師的一半略多)的營,涉水渡過滹沱河,河水冰冷刺骨(天已下過初雪)。三營全體將士在那位向導老鄉(向導也渴望報仇,因日軍在機場修好後,槍殺了修機場的民工。許多人都是向導一個村莊的)的帶領下,無聲無息的來到了機場外,剪斷鐵絲網,悄悄向停機坪靠近。在接近的過程中,被日軍探照燈發現了三營戰士的身影,於是日軍哨兵鳴槍示警。見目標暴露,三營戰士立即轉為強攻,與日軍機場守衛部隊進行激戰。但開始部分戰士看著飛機卻無法破壞它,後因一戰士無意中將手榴彈扔進飛機駕駛艙爆炸,引起飛機大火燃燒。遂紛紛照此辦法執行。但汽油著火也使部分戰士來不及逃出,被大火殃及而犧牲。日軍守衛部隊見飛機都爆炸後,也不再顧忌。重機槍也朝停機坪掃射。又打倒許多戰士,當三營撤退時,營長趙崇德也中彈犧牲。

因而戰鬥結束時,三營戰士們都很不高興,因僅僅交戰幾十分鍾,傷亡人數達到一百好幾十人,更重要的是,營長初次和鬼子交戰就犧牲了,使戰士們誤認為部隊打了個敗仗。因為繳獲少,還丟了一部分槍械。這在靠繳獲過日子的紅軍戰士眼裏,就是個不擇不扣的敗仗。但隨後從旅部、師部、集團軍部、第二戰區、延安黨中央,國民政府軍委會紛紛發來了嘉獎令,軍委會甚至發下了三萬大洋的獎金(這是八年抗戰中,國民政府軍委會唯一對八路軍部隊的一次金錢獎勵)。卻原來部隊是打了個大勝仗。部隊將多達24架的敵機摧毀,並使油庫著火,彈藥庫爆炸,在各上級首長(長官)眼裏,是空前的勝利。遠不是三營丟的那幾條步槍可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