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扶起劉曄,劉曄這才道:“主公,但凡家國衰落者,未嚐不有忠貞之士,唯上位者不能納也,主公日後若能大開言路,廣納忠言,必能矯旺為正,使上下清明,萬眾合一,如此,則霸業可成,四海可定。隻要主公能夠聽得屬下忠言,屬下一死又有何懼哉?”
呂布一臉慚色,道:“本將卻是知道錯了。子揚說的對,此時是非常時期,然本將卻是心有怠慢之心,如此,卻不是個合格的君主。子揚日後但有所言,可直接向本將勸諫,無須顧忌。”
劉曄這才會心一笑,道:“如此,則是我等之幸也,百姓之幸也。”
陳衛則是心中佩服劉曄,這些三國頂尖謀士,個個都是智計百出,膽色過人。竟然以死來達到讓君主以正其身的效果。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文士的節氣吧。
趙雲則是心中豪情激蕩,本來自己心目中投靠的第一賢主是劉備,也有意去投靠劉備,但是自那牛頭山被呂布打敗之後,自己本死在呂布的戟下,但是呂布卻放過了自己,反而招降自己,所以自己才會投靠呂布,更多的是謝呂布的不殺之恩。但是在自己的心目中,最合適的主公是劉備,而非是呂布,世人傳言呂布不過是一個不納良言,有勇無謀的莽夫而已。
但是隨著在呂布身邊,趙雲漸漸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呂布並不是如世人傳言的那般,而是真性情,豪邁,率真,爽朗,這才是真實的呂布。外寬內忌,虛偽做作,這些在呂布身上全都不見,因此這更加堅定了趙雲的忠心。當然這是呂布未曾想到的。
隻見呂布接著道:“那子揚,我們接下來該如何?”
劉曄道:“廬江太守易主,必定軍心不穩,要趁著袁術或者曹操率軍來攻之前,讓主公正式成為這廬江太守。”
呂布卻是擔心的道:“如此,是不是太過急功近利了。如果不成,反而會適得其反。”
劉曄道:“不然,現如今是非常時期,當采用非常手段。廬江易主,軍心不穩,如果待袁術或者曹操來攻時,再讓主公成為這廬江太守,則會導致軍心渙散。行軍打仗,最忌諱臨陣換帥。所以,現在當采取雷霆手段,以雷霆萬鈞之勢,讓主公正是成為這廬江太守。在這期間,然後訓練士卒,趁著彭城的高將軍和廣陵的張將軍率兵來之前,將這廬江之兵訓練成為有一戰之力,如此廬江才可守得住。屆時再揮兵東進,兩麵夾擊九江郡,則廬江、九江郡皆屬於主公。”
呂布笑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好,就以子揚所言。那子揚可有良策?”
劉曄笑道:“主公,可如此這般……”
呂布聽後大喜,道:“吾有子揚,有何慮哉?”
眾人於是便開始具體商量如何謀奪這廬江。
三日後,韓黑從南陽打探到消息,據報:曹操早已於三月時率兵三萬,從許都出發,征討南陽張繡。曹操大軍出許都,過穎水、汝水,四月,曹軍到達舞陰,而此時張繡也屯兵南陽宛縣,與張繡同盟的劉表聽謀士蒯良所言,出兵助張繡,以文聘為大將,進駐於湖陽。另一隻,乃是江夏太守黃祖,亦出兵一萬,進駐複陽。因此形成曹操屯兵舞陰與形成三角之勢的張繡、劉表同盟軍對峙。雙方至今為止隻是還未曾交戰,隻是靜待時機。
呂布聞聽這個消息,便問計於劉曄,劉曄笑答道:“如此,則可按照數日前計議依計行事。”
“好!”
三日後,陳衛和趙雲奉劉曄之命,召集駐紮在廬江郡治舒縣的大軍共一萬三千人馬,其餘人馬則是分配在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