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2 / 3)

6嬰兒為什麼會出濕疹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俗稱奶癬,也叫胎毒。其實既不是癬,也沒有毒,而是一種具有滲出素質的過敏性皮膚病。嬰兒濕疹常發生於營養過度虛胖的小孩子及消化或營養不良的小孩子。誘發濕疹的因素有飲食因素(牛奶、雞蛋等)、吸入因素(動物毛發、花粉、粉塵、蟎等)、皮膚刺激因素(熱水、肥皂、衣服摩擦、氣候季節變化等)。

嬰兒濕疹多於出生6個月以後發病,冬季寒冷氣候下容易發生,天暖時消失,翌年冬天又複發,2歲後自然痊愈。濕疹初起好發於麵頰部,為鮮紅色,略帶水腫,邊界清楚,表麵濕潤,繼而轉成丘疹、皰疹,伴劇烈瘙癢。常因搔抓、摩擦、燙洗等不良刺激促使濕疹加重,很快出現潰破、糜爛、滲液,繼發感染或形成黃色痂皮。嚴重時波及整個麵部、前額、頸前、胸背及四肢。患兒常因瘙癢而盡力轉動摩擦頸部或用手搔抓麵部,或哭鬧不安,甚至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體重下降。

7怎樣治療和預防嬰兒濕疹

濕疹範圍較小時,以局部外用藥為主。如果濕疹無破損、無滲液,可外用地塞米鬆霜,每日3~4次,薄塗在皮疹處;有破損和滲液時,可用5%糠餾油糊劑包敷患處,每日2次;如果濕疹範圍較大,可同時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主要作用是止癢、抗過敏。

濕疹的預防及護理:①積極尋找和避免可能誘發濕疹的因素。②嬰兒皮膚柔嫩,不要用肥皂擦洗,以免刺激皮膚。患了濕疹禁用熱水燙洗,患兒應戴手套以防搔抓。濕疹的痂、屑最好用植物油擦拭、清除。③嬰兒的衣被最好是純棉織布,要清潔、柔軟、寬大,穿的衣服不要太多過暖,以免加重癢感。不用毛、絲織品或染色花布做內衣。④有的家長以為嬰兒濕疹即是“奶癬”肯定與吃奶有關,就停止孩子吃母乳,這是錯誤的。奶癬的說法僅代表吃奶的孩子容易發病,實際上與吃奶毫無關係,人工喂養的孩子更容易患濕疹。在發病期間,如果是母乳喂養,母親暫時不要吃魚、蝦、蟹等海產品及辛辣大熱的食物。如果是人工喂養,應將牛奶煮沸時間延長或改喂配方奶粉。對乳類過敏者,可改為豆奶。如果患兒有便秘、腹瀉等其他疾病應及時治療。⑤濕疹的治療是綜合的,外用藥止癢,使用方便,但是也要重視口服抗過敏藥物,旨在從內治療,避免癢疹再出。另外,濕疹治療需要一定的“維持”治療。很多患者治療濕疹,“見好就收”,豈不知濕疹患者有一定過敏體質的基礎,需要一定的維持治療,等待機體從超敏狀態到高敏狀態,再到低敏狀態,甚至恢複到正常狀態,否則病情很容易複發。⑥嬰兒在發病期間,不宜打預防針,應避免接觸單純皰疹及水痘患者。

8小孩子皮膚起了風疙瘩怎麼辦

風疙瘩或風疹塊,醫學上稱為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引起蕁麻疹常見的原因有:①食物,如魚、蝦、蟹、牛奶、雞蛋等以及食品中的顏料、調味品、防腐劑等。②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粉塵、蟎。③接觸物,如身體某部位接觸化纖織品、染料、油漆、節肢動物唾液。④藥物,如青黴素、磺胺類藥、安定、退熱藥等,某些細菌或病毒感染也會引起蕁麻疹。⑤物理因素,如冷、熱、濕、日光照射。⑥精神與內分泌因素,如精神緊張、感情衝動。蕁麻疹往往有家族遺傳傾向。蕁麻疹的表現是先有皮膚瘙癢,接著出現鮮紅或蒼白色,或正常膚色的皮疹。皮疹大小不一,初起時指甲大,可以互相融合成大片如地圖狀,時起時消,消退後不留痕跡;有的還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有的還會出現發熱、白細胞數升高;急性蕁麻疹常持續數天而痊愈。反複發作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的治療首先是尋找誘因、除去誘因,其次是口服抗過敏藥物,如賽庚啶、苯海拉明、撲爾敏、氯雷他啶等。

9小孩子吃藥皮膚過敏怎麼辦

小孩子吃藥過敏常在用藥後突然發生,除皮膚上出現的固定性紅斑以外,藥物性皮疹常為全身性,兩側對稱,廣泛出現。由於藥物種類繁多,因此藥疹的形態也是各種各樣,一種藥對於不同的人可產生不同的皮疹。不同的藥對不同的人可以產生相同的皮疹。所以,不能根據皮疹形態判斷是哪一種藥物引起的。醫生常常根據藥疹的突然發生(服藥後很快出現皮疹)、反複出現(再次吃藥再起皮疹)、全身性、對稱性分布、劇烈瘙癢及停藥以後藥疹消失等特點,作出藥疹的診斷。

一旦確定藥疹,要立即停藥,必要時可以外用止癢藥,如爐甘石洗劑,嚴重者可口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賽庚啶等。最容易引起藥疹的藥物有安眠藥、退熱藥、鎮痛藥、磺胺類藥、青黴素、鏈黴素等。因此,在給小孩子服這些藥物時應警惕藥疹的發生。

10小孩子臀部發紅、糜爛是不是患了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顧名思義,是由於尿布被大小便浸濕沒有及時更換,引起與尿布接觸的部位(臀部、會陰部、大腿根部)發生皮炎、發紅,因此又稱為臀部紅斑,又叫紅臀。尿布皮炎初起時,常出現大片紅斑,紅斑的範圍與尿布接觸的部位一致,有刺癢感。如果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水皰、糜爛、滲液,很容易合並細菌感染和化膿。

皮膚出現紅斑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每日4~5次;也可用溫水坐浴,每次5~10分鍾,然後用軟布吸幹水分,再塗些複方達克寧霜。不要用肥皂水洗滌。如有糜爛、流水,可用油劑,如用5%糠餾油糊劑外搽,每日2次。平時應注意預防紅臀。嬰兒尿布宜使用細軟的舊棉布,這樣既易於吸水,又可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不宜在尿布外包塑料布或橡膠布,以防尿液封包於內,致使嬰兒柔嫩的皮膚受到刺激。嬰兒大小便後,忌用肥皂和熱水燙洗,可用溫水洗幹淨後輕輕吸幹,並經常保持幹燥、清潔,袒露患部,以保證通氣。要經常檢查尿布是否潮濕,以便及時更換。洗滌尿布時,應煮沸後用清水多漂洗幾次。如果尿布及其衣物上有氨氣味,說明尿布上有細菌存活,在洗尿布及衣物時往水裏加半杯醋,可以防止細菌的滋生和消除氨味。

11小孩子皮膚淹了(擦爛)怎麼辦

小孩子皮膚淹了,又稱為擦爛性紅斑,是指在皮膚皺褶處因潮濕、活動時摩擦而發生的急性皮膚炎症。由於皮膚皺褶部位比較柔嫩,皮膚與皮膚之間接觸緊密,在天熱季節,皺褶裏的汗液不易散發,長時間浸漬皮膚,加上活動時皮膚互相摩擦,柔嫩的皮膚就容易被擦爛或發生紅斑。此外,嬰兒流口水也可使脖子皺褶處的皮膚被擦爛。

肥胖的嬰幼兒以頸前、腋窩、大腿根部、臀縫、肛門周圍最容易被淹。初起時多為局限性紅斑,自覺瘙癢或灼痛,若繼續發展,受浸漬的皮膚發白,潮濕腫脹,表皮脫落,形成鮮紅的糜爛麵,可以滲水,有時會合並細菌或黴菌感染。預防小孩子皮膚擦爛性紅斑:經常保持皮膚(特別是皮膚皺褶部位)清潔、幹燥,為了減輕皮膚之間的摩擦,可在皮膚皺褶處經常撲些爽身粉。當孩子多汗、有口水刺激皮膚時,應經常衝洗這些部位,然後用毛巾吸幹。在紅斑的早期,局部僅撲爽身粉即可,如果發生糜爛、流水(滲液),可用3%硼酸濕敷,滲液不多時可用膚輕鬆軟膏外塗,待幹燥後再用爐甘石洗劑或爽身粉。

12小孩子肛門糜爛、疼痛、瘙癢怎麼辦

(1)肛門糜爛:除尿布皮炎可以引起肛門糜爛外,最常見的是腹瀉小兒的炎症性糞便刺激肛門皮膚,引起紅腫、糜爛、疼痛。這時應積極治療腹瀉,注意肛門護理。在每次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用幹尿布吸幹水分,再塗上一層油劑並袒露患部。

(2)肛門疼痛:除上述肛門糜爛引起疼痛之外,小孩子肛裂也常是肛門疼痛的原因,應請醫生治療。預防和護理主要是徹底糾正便秘,才能保障治愈肛裂。

(3)肛門瘙癢:引起肛門瘙癢的原因有蟯蟲病和肛門濕疹兩種,可針對病因治療。在肛門的內外塗些紫藥水也有顯著的止癢效果,可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瘙癢。

13小孩子頭部痱子瘙癢怎麼辦

夏天小孩子容易生痱子,是由於天氣悶熱,高溫潮濕或穿衣太多,小孩子包得太嚴、太緊,身體太胖所致。出汗過多,汗毛孔容易阻塞,汗液排不出來,就會滲入到周圍組織,使汗毛孔發生丘疹或皰疹而生痱子。痱子開始時僅為小片紅點,然後迅速發生密集的針頭大的紅色丘疹或水皰,皰內有透明的液體,好發於小孩子前額、頸部、胸背、肘窩、膕窩等處,自覺瘙癢、刺痛和灼熱感,在出汗時加劇。痱子擦破後有少量液體滲出,隨即結痂,1~2天後消退。若感染了細菌可以發炎,成為膿痱子。如果天氣轉涼,數日內皮疹就可幹涸、脫屑而痊愈。防治小孩子痱子可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