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001年10月1日清晨
德國慕尼黑市的遠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森林之中有一座堅固而精巧的私人別墅。它雖然坐落在濃濃的綠蔭當中,但仍然能夠享受到燦爛陽光的照射。這是因為它門前有一塊籃球場大小的開闊地。這是一片被修剪的極為平整的橢圓型草坪。綠茵茵青草象地毯一般鋪在你的腳下;走在上麵輕飄飄的,讓你產生一種很不真實但很愜意的感覺
。
草坪的中央有一個圓圈,圓圈的中間是一個大大的十字。這就仿佛是一種什麼標誌。
好象是為了說明這個大十字的作用,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別墅的上空時,一架嶄新的六人座直升飛機在這塊翠綠的草坪上徐徐降落了。
螺旋槳的攪動使得原本緩慢地散發著的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變得咄咄逼人。它剛剛降落在草坪上,就有四個人急匆匆地從飛機上跳了下來。他們的腳剛一落地,那架飛機就毫不猶豫地騰空而起,轉眼間消失在森林的上空。
那四個人的頭發全都被風吹得亂蓬蓬的。可他們卻對此毫不理會,隻顧連三趕四的往別墅奔去。
來到別墅的門口,他們被迫在廊簷下作短暫停留。那扇小巧的門一次隻能容許一個人通過。而每個進入別墅的人都必須要接受一套精密電子設備的嚴格檢查。
一直到他們四人全都走到客廳
的門前,別墅的裏裏外外始終都沒有見到一個人影。連鬼也沒有見到一個!他們站在客廳的玻璃門前默默地看著客廳。客廳顯得極為豪華。巨大的枝型吊燈下麵是一塊更加巨大的花色繁複的高級地毯。他們一望而知這是非常名貴的波斯地毯。清一色的桃花芯木家具整齊地擺放在房間的各處。房間的一角有一張小巧的圓桌,桌上有四個高腳酒杯和一瓶法國陳年葡萄酒。桌子周圍擺了四隻舒適的帶皮墊的高靠背椅子。
別墅裏極其安靜,他們聽不到任何聲響。盡管他們對這個地方充滿敬畏之心,但仍然產生了一種受冷落的感覺。
他們互相之間交換了幾次眼神之後,終於由那位日本人伸出手去把門推開。可他的手還沒有碰到門的把手,那玻璃門悄無聲息地自動向兩邊打開。他們猶豫著走進了客廳。
他們先是往房間的各處走著,最後不約而同地走到了那張放有葡萄酒的小桌前麵。顯然這是專門為他們四個人預備的。
他們幾乎是在同時看到了每張椅子上都放著一個信封。四個信封的外表一模一樣,隻是上麵分別用中文、英文、日文和意大利文。四種不同的文字寫著他們各自的姓名。他們毫不費力地認出了自己的名字,把屬於自己的信封拿在手中。他們站在那裏把手中的信一一拆開,匆匆地看完了頭幾行。然後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就一起坐在了那張小桌旁。
原來這四封信開頭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它們是這樣寫的:
“尊敬的某某先生:您好!
請原諒我不能親自為您打開這瓶法國波爾多葡萄酒。
這完全不是故弄玄虛,而實在是情非得已。我真誠地請
你們坐下來為你們自己斟上一杯,平靜地讀完下麵幾段
用您國家的文字寫成的措辭不甚優美卻飽含著真摯情義
和豐富信息的話。
首先,我想向各位莊嚴地聲明,今年9月11日發生在
M國N州、華斯特的撞機事件是在我和我們的一位M國
朋友的領導下,經過幾位傑出的科學家的嚴密論證和精確
計算後由二十位極為英勇的穆斯林戰士擔當、實施的。
這二十位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向罪惡的M國當局宣
告了伊斯蘭聖戰的開始!
第二,M國當局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極其蠻橫地把他
們稱之
為‘911’事件主謀的罪名強加給了沙特富商布?拉
敦。這就使這
位傑出的伊斯蘭聖戰的組織者、阿拉伯世界
的偉大領袖的生命處於極度的危險當中。
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拯救拉敦!下麵是這次行動
的計劃和具體步驟以及你們在計劃中所擔當的角色……”
信的結尾部分要求他們盡快互相熟悉起來。尤其是誰與誰,在什麼地方、用何種方法進行配合做了詳細的說明。寫這封信的人還要求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裏牢牢地記住這封信中的全部內容。因為任何人都不能把這封信帶出這座別墅!
信中還特別提到,他們可以在這座別墅裏呆到十月三日。在那一天會有飛機來把他們送到他們想要去的地方。他們每天的飲食起居由一群可靠的妙齡女子負責給以精心的照料。他們走出這座別墅的唯一條件是他們必須熟記計劃的全部內容。
這四個人很快讀完了手裏的信。他們各自小心翼翼地把信件按照原來得樣子折疊好後放到了自己的口袋裏。他們都在那裏靜靜地坐著,陷入了沉思。似乎誰都沒有心思講話。最後還是那個M國人率先打破了這死氣沉沉的氣氛。他麵帶微笑地對大家說道:
“各位先生們,我想我們應該遵從主人的要求,打開這瓶看起來蠻不錯的波爾多葡萄酒!”他一邊說著,一邊動手麻利地啟開了那瓶至今無人問津的陳年佳釀。
他往每人麵前的酒杯裏倒進了少許葡萄酒,非常準確的五分之一。那鮮紅的酒液讓人產生了無窮的遐想。每個人都把酒杯端在了手中。
“來,讓我們幹杯。”依然是那位M國人。仿佛他將要執行的任務是要拯救M國而不是拯救M國的敵人拉敦!
“為了什麼?”長著一頭褐色頭發的意大利人麵色陰沉地問M國人道。
“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為了我們偉大的使命,也為了我們今後的合作!”M國人回答道。
“好!讓我們幹杯!”小個子的日本人首先響應道。
大家都喝幹了自己杯中的酒。意大利人、日本人、M國人都喝幹了杯中的酒。但有一個人隻是把酒杯端在手裏而已,連嘴唇也沒有碰一下。喝完酒的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看著他。他聳了聳肩膀,仍然滴酒不沾。
他叫林南,來自台島,是一位中等身材的精幹青年。他眉清目秀,臉上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看他的長相,最多也就二十七八歲,但實際上他已經三十出頭。盡管如此,他仍然是這群人當中最年輕的。他用流利的英語向大家說道:
“對不起,我掃了大家的興。可我天生不能飲酒。我對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都敬而遠之。我很抱歉……”
“哦,沒什麼。我們應該對這樣的事情給予充分的理解。”那位M國人非常善於排解這種尷尬的場麵。
四個人重新坐了下來。他們在飛機上按照事先的約定,誰都沒有講一句話。現在他們終於有了互相交流的機會。他們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原來他們全都是響當當的名聞遐邇的國際大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