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李代(1 / 2)

池桃先跳下車,扶著史夫人下車,史夫人又上了一頂藍布軟轎,往皇後娘娘居住的重華宮而去。

軟轎是四人抬的,在青石板路上走得飛快,池桃緊著腳步跟在後頭。

不過一炷香功夫,軟轎在一座宮院前停下,門前站著的兩名宮女,一名緊著上來請安,一名轉身進去通稟,池桃扶著史夫人下轎,便一路被引了進去。

較之如意館,重華宮並沒有那樣濃的江南風情,反而方正工整,大氣恢弘許多。皇後並未在正殿等候,史夫人則是常來的,熟稔地帶著池桃轉進東暖閣,皇後正斜倚在塌上拿著一卷書看。

史夫人還未蹲下請安,皇後便丟了書笑道:“還不快坐,回回鬧這些虛禮。”

史夫人堅持行了禮,方才坐到皇後對麵:“娘娘疼惜,臣妾也不能拿大,仗著您與我的情分胡來。”皺眉看了一眼皇後剛放下的書,無奈道:“太醫說了您眼神不好,不許您多看書的,怎麼總是手不離書?”

旁邊的宮女便插嘴:“可不是!夫人您可好好說說我家娘娘,整日裏拿著書本子看。奴婢就奇怪了,那字一個個密密麻麻,奴婢看一眼都要頭暈,娘娘倒是得趣的緊!”

皇後笑嗔:“哪有你說話的份兒,還不快退下!”雖是嗔怪,卻語氣溫柔。

那宮女並不懼怕,顯是皇後麵前得臉的,笑著福了福便帶著宮女們出去了,池桃見史夫人並沒給自己使眼色,但暖閣內已經一個宮人也無,便自發自覺地跟了出去。

模糊聽到皇後娘娘歎了一聲:“我不看看書,還能做什麼呢…….”語氣中無盡的寥落。

外頭陽光正好,池桃忽地從房中出來,不禁有些眼暈,拿手遮著眼睛緩了一會兒。方才那名大宮女笑道:“我瞧著你眼生,今兒第一回來吧?”

池桃就露出一個甜甜的笑來:“回姐姐的話,我是才進謝家的。夫人說我見識短,特意帶我進宮見見世麵!”

那宮女約莫二十來歲,見池桃不似小宮女一般見了她便戰戰兢兢,心裏有兩分喜歡,便從荷包裏摸出幾顆鬆子糖來給她:“喏,娘娘和夫人還要說好一會子話,你在這乖乖等著。”說著還捏了捏池桃的臉。

池桃坐在台階上一邊吃鬆子糖一邊曬太陽,正覺有些昏昏欲睡時,那宮女又領著人回來,在殿門上叩了兩聲:“娘娘,該去給太後娘娘請安了。”

魚貫進去了一排捧盆持巾的宮女,想是皇後要重新淨麵,池桃不便進入,探頭看了看史夫人坐在正殿的下手喝茶,便跑了進去:“夫人。”

等了好一會兒,皇後方才從內殿出來,已經打扮得煥然一新。皇後本來是鵝蛋臉,肌膚微豐,挽了個光滑的發髻,隻插了幾隻鎏金蟲草發簪,又穿的一件湖藍色緞麵褙子,越發顯得神色溫柔,觀之可親。

太後所居萬壽宮與重華宮不遠,皇後攜了史夫人步行過去。尚未進重華宮大門,池桃便已聞到濃濃的藥味,史夫人也聞到了,皺著眉頭道:“太後娘娘病情如此嚴重麼?”

皇後歎了口氣,低聲道:“還是年前受的那場風寒,便一直斷斷續續的不舒服。後來三四月份上原本已經大好了,不知怎麼的,近來又總是頭疼。原來你進宮也常來給太後請安的,這會兒你來瞧瞧,說些寬心的話吧。”

“還是華音郡主伺候著?”

“可不是。”皇後微微蹙眉,苦笑道,“原本應該我領著嬪妃們侍疾…….她又許給了懷恩侯,皇上自然是願意的,可太後為什麼會同意呢……”

皇後的話沒說完,可史夫人與池桃已經明白。華音郡主背後代表的是齊王,與當今武康帝一母同胞,俱為嫡出,由於仁德的名聲在外,當年立儲呼聲與武康帝不相上下。待大局已定,為著避嫌,也為著自己的安全,齊王自請去了偏遠的雲南,再也沒有回過京。而懷恩侯卻是喪國皇子,完全靠著琳貴妃得了侯爺的爵位。

把這兩個人湊在一起,皇上應該是樂見其成,既進一步削弱了齊王的聲望,又為懷恩侯結下一門皇親,安撫了琳貴妃。

可太後竟然也不反對……

內侍把皇後和史夫人引入正殿,賠笑道:“勞煩娘娘和夫人略等等喝杯茶,太後娘娘剛喝了藥,奴婢去瞧瞧回一聲,再來請娘娘進去。”

皇後點點頭,內侍鬆了一口氣,忙進去通稟。

片刻,一名妙齡少女領著幾名宮女從後麵轉出來,盈盈下拜:“不知皇後娘娘來了,侄女迎接得晚了。”一雙微微挑起的丹鳳眼又望住史夫人:“這定是史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