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寡婦家知道鎮東的方家與孫家嫚子定親的事情已是四五天後了。一開始她出門買菜買線總有人多看她兩眼,麵子上倒也沒什麼,她還以為是兒子娶了大戶婢女,人們羨慕她呢。沒成想是因為她家不要了的小戶女竟被方員外家相中,還送了兩車四抬聘禮!
這怎麼可能?她家都不要的小戶女,大戶人家怎麼可能相中?
還有那孫嫚子,竟然一刻都不留念,水性楊花的一天就找了人家,呸,不要臉。
劉寡婦扯著菜籃子回到家中,坐在屋裏生悶氣,越想越覺得方家肯定被孫家騙了,不行,她得去方府告訴那方員外,孫嫚子是小戶女!
劉寡婦像一頭蒼蠅一樣亂竄,幾步出門要到方府去,連迎頭而來喊她的大姑姐都沒聽見。
那劉大姑姐看弟妹沒理她,心裏也不高興著呢。這個兄弟媳婦一點本事也無,讓她幫著定了那孫家嫚子給彭春,竟然都說不成。
劉寡婦急乎乎的去了方府門口,見那高門大戶,門口的獅子威武,那朱漆大門厚重,透過大門縫可以看見裏門花團錦繡的一片好風光。
她猶豫著要不要去拍門?沒想到裏麵傳出一陣說話聲,嚇得她趕緊的躲在石頭獅子後麵。
昨天方老爺在二姨娘屋裏歇著,早上出門去拜訪一個老友,這會二姨娘送他出門。隻見她穿著百蝶嫩綠腰裙,黃色點綴珍珠網兜襯著白色儒衣,頭戴金絲掐尖芍藥簪,一看就是那大戶人家的妾打扮。妖妖嬈嬈的一走三搖,嬌滴滴的。
方老爺對她出了垂花門,又送到大門口很是反感,不由說道“行了,你趕緊的回去吧。在門口想什麼話?”
這時後麵也遷出了馬車,方老爺坐車走了。
二姨娘還望著馬車的背影遠去,才要回門。這時那快,劉寡婦趕緊的上前抓住她的胳膊,大聲說道“李夫人啊,您家可不能娶那小戶女啊!小戶女沒見識哎,不識字,不懂禮啊。”
二姨娘突然被拉住了,身子不穩一下子撞在了門檻上,差點跌個大馬趴,頭上的簪子早上為了好看,攢的鬆鬆的,這會掉到了地上,還被自己踩了一腳!
“那裏來的瘋婆子,快快,把她拉開打出去。”
二姨娘嚇得趕緊喊人。
身後的兩個小丫鬟上前去拉那劉寡婦。
劉寡婦個農婦平時下地幹活,有的是力氣,那是兩個嬌養的小丫頭能拉的動的?
這時門口有個機靈的小廝跑的蘭苑去報信。
劉寡婦還在那裏抱著二姨娘說著那小戶女不懂規矩,不知道守節,不長情啊,說的那個情深意重為你們好的樣子。
方奎摻著李夫人,身後跟著秦嬤嬤帶著四個管事嬤嬤和十幾個丫頭看著她念唱作打。
李夫人就知道這個劉寡婦肯定能鬧出點什麼,還以她能暗暗中傷孫姑娘,沒想到這麼沒腦子跑到自己家,教她怎麼選媳婦。
笑話!她堂堂國公府的嫡長女還不會選媳婦?
她對秦嬤嬤使了一個眼神,隻見秦嬤嬤上前,抬手給了二姨娘兩個巴掌!
二姨娘被秦嬤嬤打醒了,又見夫人和三爺站在門內看著她,她嚇得也不顧臉疼,也不顧那個拉扯她的劉寡婦,趕緊跪下磕頭。
“夫人,饒命啊,夫人饒命啊!是她拉扯著奴婢,不讓奴婢進門的!”
“啥你不是夫人?”劉寡婦看著送方老爺“夫人”一邊磕頭一邊說奴婢。
劉寡婦送了手,看著門內一個美婦人,身上穿著金絲銀線的宮裝,手拿玉指團扇,頭戴五鳳簪,這是個有品級的婦人?戲文裏都說了頭戴幾隻鳳凰也是有講究的。比如皇後娘娘肯定是九隻,這帶五隻的是什麼品級?
嚇得她也跪地磕頭,說道“見過夫人,見過夫人。”
秦嬤嬤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說“起來吧。二姨娘,按照方家的規矩,姨娘不出二門,您今個可是跑到大門外了。趕緊的回去給抄寫三遍《觀音經》算是二少爺求個兒子,成不?”
二姨娘感激的又磕了三個頭,說“謝謝夫人,謝謝夫人。”
這才被兩個小丫頭摻著起身走了。
秦嬤嬤又對趴在地上不敢抬頭的劉寡婦說道“劉家娘子,您今個上門說這通話什麼意思?叫我們夫人怎麼選媳婦?”
“不敢,不敢,民婦豬油蒙心了。但是民婦卻是為方三爺好。”說的那個大義凜然啊。
方奎氣的想上前去,替她兩腳,但是被李夫人拉住了。
“是嗎,按照劉娘子的說辭,那奴隸比士農工商的農戶還高貴些?”李夫人悠悠的說道。
這聲音真好聽啊,劉寡婦微微的抬頭,看向那夫人。
“民婦不是這樣說的,我的意思是,是那小戶女不如大戶婢女懂規矩。”
“可是大戶婢女是奴隸啊,您怎麼說自己不如個奴隸懂得多?再說了,您不懂規矩,總不能說別人也不懂吧?”李夫人很不客氣的說。
“民婦,不是這樣的,是-------”
“不用說了,秦嬤嬤拿著我的名帖送這位劉家娘子到縣衙韋大人那裏喝茶吧。”
李夫人雲淡風輕的吩咐著。
“是,夫人。”
“哎呦,那個夫人,民婦不認是縣衙的大人啊,怎麼能去喝茶?”看著夫人走了,劉寡婦急了,她真的不認識什麼大人,為什麼送她去啊?
---------------------------------------------------------------------------------------------
“那個賤婦真是不知所謂!”方奎坐在母親的榻上,狠狠地喝了一口茶,罵道!
“好啦,好啦,我的乖阿土。娘知道你心裏為什麼惱呢!可不就是沒要到孫姑姑的包吧?”說完李夫人笑的那個開心啊。
“娘,您都笑了十回八回了,還惦記著呢。”方奎的耳後一片大紅。
李夫人收了笑容,安慰兒子說“不用擔心,你去送端午節禮時,就會收到了。到時候可別再叫人家姑姑。”
“娘!”
“好了,不笑你了。今年的麥收都是在端午節,估計孫家那幾日會很忙,四月二十六日你去送吧。還有小心那劉家人中傷孫姑娘和你。要是他們說話打臉,不用客氣讓他們更沒臉!”
“謝謝娘的支持。我也替孫姑娘謝謝您。”
“這麼快就一體啦,還沒過門呢。快去尋思送什麼給你媳婦吧,別在我眼前怵得慌。”
李夫人假裝嫌棄的送兒子出門了。
不到晌午秦嬤嬤回來到芬芳苑回話。說了那韋大人會關那劉寡婦兩天,師出有名:犯口舌、掌嘴二十!
“小姐,奴家還警告她如果在聽見什麼大戶婢,小戶女什麼的,還請她來縣衙喝茶。”
“打得輕了,以後再犯加倍!”李夫人很是氣惱。
秦嬤嬤趕緊的說“奴家知道了。”
-------------------------------------------------------------------------------
四月底的唐蓮鎮處處透著麥穗的香甜,家家戶戶都準好了收割的鐮刀,牛車,還有碾子,好的吃食,為了搶收麥子作準備。
孫家定了二十七開鐮,加上雇用得麥客也要半個月收割完,收了還要碾出來,差不多要忙到五月底。要是碰上陰雨天,那時間更長,麥子也要糟蹋些。
孫嫚子還是和往年一樣給兩個嫂子看著孩子,忙活著一大家子的吃食。孫大娘則是帶著兩個媳婦在麥場上翻騰從地裏用牛車拉回來的麥子,讓日頭能好好的曬著麥穗,爭取早點碾了幹了入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