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局看起來有點荒唐的故事說明了歐美人對既定規則的重視,他們的思維排序是先法後理再情。而中國人固有的思維方式則是合情合理,將情排在了理之前,甚至對法不屑一顧。所以,在規則麵前,中國人與歐美人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
有一位中國小夥子在美國留學。有一天晚上,他開車帶著一位美國女朋友,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時遇到紅燈,因為夜深人靜,除他們之外路口一輛車也沒有,於是他一踩油門就衝過去了。第二天,女朋友就和他拜拜了,原因是她認為一個不守規則的人太不可靠。
兩年以後,小夥子學成回國。有一天,他開車帶著新找的本國女朋友,路過一個路口又遇到紅燈,他規規矩矩地踩下刹車,他的女朋友大聲叫道:“警察不在,你快闖過去!”他說:“現在是紅燈!”
他的女朋友惱怒地說:“你真是迂腐!太沒勁了!”自然,這位女友又吹了。
這則笑話反映了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很多人做事不遵守遊戲規則,甚至將逃避規則、對抗規則視為能力與榮耀。在我們身邊,小到闖紅燈、隨地吐痰、亂丟垃圾,大到隨意違約、坑蒙拐騙以及走後門、拉關係、行賄受賄等現象處處可見,就是因為很多人不按遊戲規則辦事。
所謂遊戲規則,就是規定出來讓大家遵守的做事規程和行動準則。而所謂的規則意識就是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規則意識不是對規則的簡單的遵守,而是要將規則深入人心,成為人們自覺性的東西。很多人不遵守遊戲規則,是因為頭腦裏麵沒有規則意識。
20世紀80年代末,一個中國代表團訪問德國慕尼黑,在一家餐館裏就餐時,想帶走一個造型藝術品位很高的啤酒瓶,就想向店主索要作為紀念。店主表示難以割舍之後,中國人又提出願意付錢購買。店主想了想,搖搖頭說:“這不屬於零售商品,出售後是無法納稅的。”中國人對此解釋感覺莫名其妙,而這莫名其妙的背後就是因為規則意識的缺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守規矩,做事要有規則。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有記住這句話,而是常常將另一句話掛在嘴邊: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很多人遇到問題時,考慮的不是如何按照規則去辦事,而是習慣去找關係、說人情,或者幹脆直接鑽規則的空子。
一個人不遵守規則雖然可以先得到優勢,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因此而不遵守規則,那麼就肯定會形成混亂的局麵。
規則是社會運行的基石,是社會有序運轉、人與人和諧共處的基本元素。
開車有交通規則,踢球有競賽規則,做遊戲有遊戲規則,以及那些多如牛毛的法律法規、各種各樣的規章製度、形形色色的守則準則,全部都是規則。規則雖然多,而且無處不在,但它並不是束縛我們手腳的繩索,而是引導我們進入文明世界的途徑。
如何才能按照規則辦事呢?那就要承認規則、熟悉規則、遵守規則,運用規則和維護規則。如果混淆是非,鑽規則的空子,受害的也終將是自己。
有名律師買了一盒極為昂貴的雪茄,還為雪茄投保了火險。他在一個月內慢慢地把這些頂級雪茄抽完了,就要求保險公司賠償,理由是“雪茄在一連串的小火中受損”。
保險公司當然不願意賠償,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法官在判決時表示,雖然此項申訴非常荒謬,但是既然保險公司同意承保,而且保單中沒有明確指出何種“火”不在保險範圍內,因此,保險公司必須賠償該律師1.5萬美元。
律師得意洋洋地將支票兌現後,保險公司馬上報警將他逮捕,罪名是縱火案疑犯!因為由他自己先前的申訴和證詞,證明這名律師“蓄意燒毀已投保之財產”的罪名成立,所以判他入獄服刑24個月,並罰款美金2.4萬元。
作為律師,他當然熟悉規則,但他不遵守規則,反而要求索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法院先是承認規則,認為合同有效,所以讓保險公司賠償;而後又運用規則懲罰了律師,最後維護了規則。
因此,在規則麵前,我們更要有平常、平靜的心態,要老老實實地遵守,規規矩矩按規則辦事。如果誰自以為是去挑戰規則,不僅不能成功,還會像那位自做聰明的律師一樣,最終受到規則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