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先生用生命證明了自己的做人原則,用永不言變的精神堅守了自己的節操。生命誠可貴,但從瞿秋白先生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做人氣節,我們不能不感到,保持原則地做人比生命更為崇高。
可悲的是,許多人正是缺少應有的做人原則,立場不堅定,意誌不堅強,在酒色財氣麵前不能堅守自己做人的底線,更不用說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做人原則了。這樣的人在失去自我的同時,也失去了做人的尊嚴。
讓自己的心保持一種無垢的狀態,讓自己的心永遠擁有這樣的保持原則,就會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燦爛,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在這個世界裏,除了利益和金錢,我們還有許多更為可貴的東西。高尚的節操、善良的品性、執著的追求、友善的處世之道,都是我們應該保持的原則。做人將會因為擁有保持的原則,而變得更加生動,更加豐富多彩和功成名就。
偉大的成功者無不擁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也決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做人原則。周恩來保持了一生的節儉美德,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一致尊敬。美國前總統林肯說:“我的成功來自於不停地失敗。屢戰屢敗讓我屢敗屢戰,保持堅強的鬥誌,終於清除了全部的失敗而獲得了成功。”保持自己的原則,就是保持做人的品性,保持不懈的追求。可以說保持原則不僅是水的天性,更是成功者的法則。
把自己的追求變成人生保持的原則,不停滯,不改變,直至成為一種自覺行動,成功將不再遙遠。讓自己的人生也擁有保持的原則,我們的生命將會因此而精彩。
管理者應做守規則的表率
我國經曆的封建社會的時間較長,因此封建意識還有很多留在人們的大腦中。比如領導說的話就是對的,領導犯了錯也無人敢管,這種思想在廣大私營公司中極為泛濫,很多私營公司的管理者任意違反公司製度,“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的思想和意識對公司發展非常有害,必須要改正。私營公司“掌門人”要以身作則遵守製度。
很多私營公司管理者樂於去炫耀特權,他們潛意識裏有那種不搞特權顯不出自己是老板的思想。其實,通過大量調查顯示,公司員工在看到公司管理人員“知法犯法”公然違反公司管理製度還洋洋自得時,大多會嗤之以鼻,心生反感,在自己違反製度而受到懲罰時,嘴裏不說心底也會存有怨言。時間久了,員工心理會與公司產生離心力,對私營公司十分不利。
私營公司管理者應該樹起“規則意識”,企業管理者們是製定規則的人,同時也一定要學會遵守規則從自己做起。否則,規則就難以維持下去。
經貿部前副部長龍永圖講了一個故事,談到瑞士人的規則意識。他說:“有一次我們大家在日內瓦湖上劃船,我們代表團有個成員喝完可樂以後,順手把可樂瓶扔到湖裏了。這在國內司空見慣,可是同船的一個同事的孩子是從小在瑞士長大的,小孩子當時臉色都白了,告訴他的母親,好像投可樂瓶的人犯了很大罪惡似的。他的這種規則意識是根深蒂固的,像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一樣。”
一個人沒有規則意識會被認為素質低,一個私營公司管理者沒有規則意識也絕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有一次,美國IBM老板湯姆斯·沃森帶著客人去參觀廠房,走到廠門時,被警衛攔住:“對不起先生,你不能進去,我們IBM的廠區識別牌是淺藍色的,行政大樓的工作人員識別牌是粉紅色的,你們佩戴的識別牌是不能進廠區的。”董事長助理彼特對警衛叫道:“這是我們的大老板,陪重要的客人參觀。”但是警衛人員回答:“這是公司的規定,必須按規則辦事!”
結果,湯姆斯·沃森笑著說:“他講的對,快把識別牌換一下。”所有的人很快就去換了識別牌。
規則是給別人定的,也是給自己定的。如果一個私營公司管理者自己都不遵守規則,如何要求你公司裏的其他成員呢?
私營公司中,最容易破壞製度的往往就是製定製度的人,大廳中明明寫著“請勿吸煙”,可是煙癮上來了,老板抽一支,別人也不敢講什麼。很多私營公司老板口口聲聲說要搞團隊建設,自己卻沒有照團隊精神去做。
規則就是規則,確定下來的規則就要堅決執行。
我們不缺乏規則,缺乏的是不折不扣地貫徹規則的決心和行動。
所以,老板要切記:管人的製度不隻是給員工定的,也是給你自己定的,作為私營公司的管理者同樣應該遵守公司內部的製度,為員工作出表率。
明白是非才會懂得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