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說話要慎行,是非要分明
【原文】
有一念犯鬼神之禁,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譯文】
如果哪天產生了一個連天上神靈都憤怒的想法,有一句話破壞了人間祥和之氣,或者做了一件事成為後代、子孫禍根,明知道這些舉動會引起很大的不滿,為什麼還要去做呢?
【解讀】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要粗心大意的去做事情,為別人想想的同時還要考慮自己,既要看現在又要展望未來。如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隻圖一時之歡,就等於給後代埋下隱患,給自己的前程伏下敗筆,那時真是後悔莫及了。過去兵法書中也舉出很多例子證明一句話說對說錯,一件事做對做錯,給自己帶來的後果。
有一個大學生,從來都是大大咧咧的,正因為這樣的性格有很多的朋友。可就是這樣一個豪爽的年輕人,踏上工作崗位後,卻過得十分不順利,同事開始和他相處很好,可過不了多久,一個個就遠離了他,到最後,整個部門沒有一個人喜歡和他成為朋友。
都是他那豪爽的性格害了他,因為他不拘小節,與他共事的女同事要承受別人傳出的謠言,因為他的粗心大意,造成工作上的失誤,同事常常要和他一起返工。
如此的“豪爽”,大家能不疏遠他嗎?
當今,一次疏忽導致的失敗那就可能讓你很難立足於這個社會。在學校,你馬虎一點粗心一點沒有人會來苛求你。可走入社會就不同了,你的粗心和馬虎不僅會影響到別人的成功,並且還能成為別人害你的武器。
我們做事要能辨明是非。尤其是新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因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就可以原諒自己,不要覺得“初生牛犢不怕虎”,做事眼高手低,盛氣淩人。年輕有著闖勁,年輕可以拚搏,可因為無意的禍端,說話大意做錯事情而害了自己,真的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