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迎回劉太爺並向其謝罪,自己作為兒子不該讓老父親一把年紀了還在秦軍軍營受罪。
哪知劉太爺直言,自己沒受罪。
這不是讓劉幫最吃驚的,讓他最吃驚的是劉太爺竟然“迷信”秦三世子嬰才是“真命天子”,還勸劉邦歸降於他!
麵對“吃裏爬外”的老父親,劉邦頗為不快,翻著白眼說道:“父親大人,秦三世給你吃了啥迷魂藥,讓您老如此妄自菲薄!”
看著兒子不聽勸,劉太爺痛心疾首,用拐杖戳地怒道:“不是老父妄自菲薄,有三世皇帝在,你成不了氣候!若是不顧天命硬要強求,最終吃虧的是你自己!”
劉邦隻覺心驚肉跳,這個子嬰簡直不是人,要麼是神,要麼是妖,他俘虜了自己老父親,竟然策反了他!
心煩意亂之下,劉邦不願與劉老太爺多糾纏,將其與呂雉以及孩兒們安置在老家沛縣,自己帶領大軍前往新占領的齊地,與樊噲等眾將彙合,自稱漢王,再圖壯大。
現在項羽又在原趙國境內擊潰自稱“成安君”的陳餘,占據了整個趙地,後又攻入魏地,招兩地降卒二十萬,勢力再次恢複,甚至壓過劉邦。
如此,天朝大地上形成了三方相對均衡勢力。子嬰占據關中和巴蜀,項羽擁有魏趙,劉邦在齊地發展,勢力延伸到吳越部分領域。
其餘諸地都是一些小的諸侯,他們大都是項羽敕封為王,也有自封的,雖然各自稱王,但都是一些小角色罷了,翻不起風浪。
不過,除了各方勢力外,在一個窮鄉僻壤處還藏著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楚義帝熊心。
義帝熊心現在隻是一個空名頭,苦巴巴的呆在郴縣,手上無兵無地無權,還被項羽心腹九江王英布以及項羽敕封的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看守,和被軟禁坐牢沒有區別。
但熊心並非任人擺布的文弱之輩,怎麼甘心讓項羽如此欺淩?
到郴縣後,他立即遣使秘密聯係劉邦,希望劉邦把他接到齊地,離開這蠻荒之地。
但劉邦小瞧義帝沒有實力,根本沒有利用價值,而且郴縣遠離齊地,接他到齊地必須途經多方勢力轄地,節外生枝反而不好。
更重要的是,因為援助義帝而得罪了項羽,增加其憎恨,更是得不償失。
同時張良諫道:“一旦接義帝到齊國,到底是義帝為主,還是沛公您為主?”真是自找麻煩,吃力不討好。
因此劉邦麵對義帝密使,虛與委蛇,讓人三言兩語打發走了,自己麵都沒見。
熊心受此挫敗,心灰意冷,想想自己是天下反秦力量之共主,然而卻落得個人見人欺的境地,實在窩囊。
而這一切,卻引起了遠在鹹陽的子嬰關注。
這是一個好機會!
這段時期,大家各有各的勢力,逐漸穩固下來。
但是,這不是子嬰想看到的!
穩固下來,劉邦項羽就會停下互撕,他們停下互撕,自己怎麼發展?
但是總不能逼著他們互撕,難道直接說:“你丫兩人怎麼不打起來啊?打啊!”
搞不好他倆合起來打自己,那就玩砸了!
現在,義帝就是一個切入口!
第一步,子嬰以大秦皇帝身份發布詔書昭告天下,語氣極為客氣,聲稱義帝與朕,皆為天下之賢主,兩帝可攜手共進,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