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韓信出山(1)(1 / 2)

米價暴漲案牽出一大窩碩鼠,子嬰屠刀舉起,“嚓!嚓!嚓......”一連砍了十多個腦袋,其中三個“九卿”和一個“三公”,敲山震虎,朝廷一下子清朗了許多。

動亂既平,米價恢複之前的正常價格,大秦漸漸穩定下來。

不過,雖然漸趨穩定,但百姓生活並沒有輕鬆多少。

原因無他,實在戰亂太久,破壞太深,百姓從未得到休養生息。

百姓為國之基本,百姓不富,則基本不穩,基本不穩何談大秦複興?

但要百姓富裕,談何容易?

且不說關中少雨,土地貧瘠,由於連年征戰,年輕壯年勞動力基本投身戰場,即便有肥沃土地,也無人耕種。

雖然擊退了劉邦、項羽兩路大軍,扼守崤關、函穀關,暫時可保大秦安全。

但正所謂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

為振興大秦,子嬰首先實施第一條,那就是休養生息。

免去農民一年稅收,農民在土裏種多少,產出多少,全歸自己,如此,可讓他們勉強填飽肚子。

“不管怎麼樣?首先保住不餓死一個人!”

話說容易,事做起來卻很難。

不收農民稅了,朝廷誰來供奉?文武百官俸祿誰來發?十多萬軍隊誰來養?

籌錢!要籌很多的錢!

籌錢成為子嬰第一要務,也是最緊急要務!

子嬰斬首了張穀、黃安等十多個腦袋,卻放過了他們族人,但是所謂“放過”,隻不是饒了他們性命,卻並未饒了他們的“錢財!”

抄家,十一個三族共有上百家!

而且他們可不是尋常百姓家。

抄家由韓談親自負責,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完全搞完,總共抄得五百多萬錢。

秦朝的錢是半兩錢,半兩錢看著不重,但購買力卻不可小覷,二十錢就可以購買一石米,可供一個五口之家吃上兩個月。

子嬰一下子得了五百多萬錢,可以說是解決了缺錢的最大麻煩。

此時趙高、張穀被誅,“財神爺”黃安也被斬首。子嬰留下一半抄家所得,交給朝廷,由韓談暫為代管。

“這二百五十萬兩,你貪一個子,朕要你性命!”

韓談嚇得一哆嗦,跪地連連拱手:“老奴不敢!不敢!”

子嬰點點頭,還是自己身邊人值得信任,而且韓談最大的優點就是老實本分,讓人放心。

剩下二百五十萬錢子嬰自己親自掌管,用來擴軍!

不是修養生息嗎?怎麼要擴軍?

不擴軍不行!

休養生息是複興大秦的其中一條措施而已。

而另一條措施就是對外擴張。

擴張的目的就是搶人搶地盤。

隻有人丁興旺、土地廣闊才談得上複興大秦。

所以,子嬰必須得擴軍!

現在大秦底子薄,人口少,所以擴軍必須把握一條總原則,那就是隻求質量不求數量!

除了招兵之外,還有更緊急的,那就是尋找帥才!

目前為止,子嬰手上僅有數個能打的,但屠岸、羊單守崤關,盤璃、李良守函穀關,都不能動彈。

而且,他們作為前線作戰的將軍還可以,若作為指揮千軍萬馬的元帥還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