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分析了阿膠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藥效。經研究分析,阿膠多由膠原組成,其水解可得明膠、蛋白質及多種氨基酸。阿膠的蛋白含量約為60%~80%,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以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穀氨酸等為最多。此外,還含有28種微量元素,其中以鐵、鈣、錳、鋅、磷、銅、鋰、鍶等含量較多。藥理實驗表明,阿膠有提高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的作用,可促進造血功能,有擴張微血管、擴充血容量、降低全血黏度和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鈣含量的作用。阿膠為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之良藥,臨床上常應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失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咳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方麵,具有顯著療效。阿膠還具有生血作用,可用於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年老體弱、兒童、婦女的滋補。長期服用阿膠,還可營養皮膚,使肌膚光潔滑潤並具彈性。
(一)阿膠的製作提取
阿膠傳統工藝生產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曆史,關於熬膠的方法。《本草蒙荃》記載:“文火漸進熬就”;《本經崇原》記載:“煮法必取烏驢皮刮淨去毛,急流水中浸七日,入瓷鍋內漸增阿井水煮三日夜,則皮化,濾清再煮稠粘。貯盆中乃成耳”。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也有過幾次重大工藝改革,例如:木柴直火提取到煤炭直火提取再到蒸球加壓提取等。阿膠提取工藝對成品阿膠質量的優劣至關重要。
(二)阿膠製作的工藝進展
阿膠製作新方法是在總結曆次提取工藝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利用中藥多能提取罐提取驢皮中阿膠有效成分。具體方法如下:取經前處理過驢皮400kg(折幹品),置多能提取罐中,加水1.2倍量,加NaOH 0.5kg,密閉後,開啟夾層蒸汽及直氣共同加熱,煮沸大約40min,壓力升至0.11MPa,反複加水衝洗3~4遍,放淨加水1.2倍,再直氣夾層共加熱,使壓力控製在0.11~0.12MPa左右,第一次提取時間為8h,第二次提取時間為1h。提取過程中每小時打縮環1次,每次循環時間5min。膠汽提取結束後,濃縮等後部分均按傳統方法進行操作。
新工藝提取法不但指標好,而且穩定,主要是原蒸球高壓提取,為除去異味,而不斷間隔換氣,致使蒸球內壓力忽高忽低,使操作者難以掌握膠原蛋白質的水解程度,造成指標波幅性大,從而指標不穩。而新工藝采取連續排氣,壓力穩定,從而指標波幅小,指標穩定。揮發性堿性物質是在驢皮儲存中,蛋白質在細菌及酶的作用下,生成的具有揮發性異味的低分子物質。服用時易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應當盡量除去。原始的直火敞口鍋煎煮提取,膠液中的揮發性堿性物質將隨著膠液沸騰所產生的蒸汽帶走。而蒸球提取法,在密閉狀態下,揮發性堿性物質得不到充分揮發,盡管采用間斷排氣的措施,也無法達到直火敞口鍋提取法的揮發效果。
凝凍濃度標誌著阿膠蛋白質水解程度的高低。水解程度的高低與阿膠顏色、透明度、膠塊變形有直接關係,水解過高,膠塊易吸潮變形、顏色變黑、透明度差。曆史記載中稱“黑如瑩漆、色如琥珀”,“遇夏而不軟為真阿膠也”,其實就是規定了膠原蛋白質的水解程度。凝凍濃度一般在7%~12%,也就是說膠原蛋白質水解程度在50%~60%為宜。從膠塊外觀看,膠塊應黑中有紅頭為最佳。剖析曆代對阿膠工藝的記載,之所以規定膠液要文火煎煮數日,其一,是為了不斷漂雜而使膠變的純淨;其二,是為了除去揮發性堿性物質使膠有好的口感;其三,是為了使驢皮中膠原蛋白得到充分水解,使病人易於吸收。有觀點認為雜質可以通過明膠專用設備過濾而除去,而揮發性堿性物質則可以通過膠液噴淋加熱或薄層蒸發,以增大蒸發麵積來解決。無論工藝如何改進,以上三點都應當統一考慮。
(三)阿膠的質量標準與檢測方法
1.質量標準
阿膠的質量標準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第130~131頁。阿膠的形狀指標。阿膠各項檢測指標。
2.檢測方法
阿膠各項指標的測定,參見《中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X H ,K,E,F,L。
三、畜禽皮其他食品的開發
(一)豬皮用於加工膨化豬皮
1.產品特點
將豬皮加工成膨化豬皮,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原輔料易購。膨化豬皮香辣、爽脆,我國人民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的人民素有吃膨化豬皮的傳統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