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皮革生產,進口主要是原料皮,其中以牛皮居多,還有綿羊皮、山羊皮等,出口則主要是成品和半成品。成品出口顯然是好事,可以取得較大的利潤,但半成品出口卻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皮革加工過程中,半成品不僅加重了我國的汙染,而且將本應可以創造更大價值的產品低價出口,造成了無謂的損失。大量優質皮革產品低價出口、部分原料皮資源的浪費及半成品皮革製品出口等,這些現象說明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我國皮革工業必須在製品的樣式和質量上多下工夫,加大科研投資、加快技術的發展,應進一步提高設計水平,增加產品的藝術含量,大力研究開發生產優質皮革產品需要的皮化材料,皮化產品向低汙染、多品種、多性能、係列化方向發展。同時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加強對皮革機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引導具備條件的骨幹企業進行重點技術改造,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技術要創新,必須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新技術發展的步伐,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加快產品升級換代,隻有技術不斷創新,才能培育出名揚世界的名牌產品。
三、國外皮革工業發展狀況
國外皮革工業發展速度很快。到20世紀初,歐洲已成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整個歐洲皮革工業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率領下,以質量優、產品設計新潮,居世界領先地位,歐洲各國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仍然是世界皮革強國,他們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皮革生產技術和皮革生產機械,有大量具豐富經驗的皮革加工人才。
意大利主要生產牛皮革、小牛皮革、馬皮革、綿羊皮革、豬皮革、羚羊皮革、山羊皮革等,生產出的皮革大量出口羅馬尼亞、德國、法國、美國、葡萄牙、英國、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地區等。皮革工業已成為意大利的支柱產業,它的繁榮與發展鼓舞和帶動意大利其他國民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西班牙是僅次於意大利的歐洲皮革工業大國,生產模式基本與意大利相同,也是中、小型家庭式工廠。西班牙皮革工廠地理分布比較分散,廠與廠之間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西班牙皮革品種中牛皮革占53.3%,綿羊皮革占24.44%,毛革兩用革占16.11%。雖然這幾年受歐洲經濟衰退的影響,西班牙皮革工業廠家數量和工人數量均有下降,不過對該國皮革工業的發展並沒造成大的影響,相反,該工業的成品革出口量還持續上升。
法國也是歐洲重要的皮革工業基地之一,主要以牛半成品、犢牛皮革和小牛皮革生產為主。巴黎是領導世界時裝潮流的先導,是世界各國時裝設計師們時常光顧、了解最新時尚款式的地方。因此,法國以皮鞋、皮革製品、小件皮革飾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