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虛以委蛇(2 / 3)

“慢!”聽到徐勝利提到巴蜀,在後邊加了個郡字,多同問道:“什麼叫郡?”

“郡的地位就相當於一個小國。”徐勝利開始打起了比方,道:“如果你現在歸附大漢,那麼你就算是個依附在大漢的一個小國,依然是夜郎的一個國王,每年所收的賦稅大多由你處理,大漢隻是派來一個丞相幫你治理國家,還會派來許多工匠,幫你改善百姓生活。如果你不依附的話,陛下派兵打過來,那麼夜郎就不再是一個國家,而你也不再是一個國王,夜郎就會成為一個郡,由陛下派來的郡守治理,所有的賦稅交由大漢。”

“哦!”多同明白了,對方這是在威逼利誘。不過南越的事讓他有理由相信,南越應該就算是徐勝利嘴裏所說的依附在大漢身邊的一個小國,還在支撐著他的信心,大漢就算有徐勝利吹噓的那麼厲害,觸角還至於真能伸到夜郎這麼遠,自己完全可以抵禦得了大漢的侵略,皮笑肉不小的道:“像巴蜀這樣的郡,大漢有多少?”

“有多少我也說不準,每過幾年都會增加一兩個郡國,現在可能有五十多個郡國了吧。全國的兵力加起來,大約在一百五六十萬的樣子。這還隻是在平時,到了戰時,兩三百萬也說不準。還有,剛才我說的還隻是正兒八經的兵馬,就是在軍中吃糧拿餉的人是這麼多。各個郡裏縣裏平時還都訓練一些百姓,戰時這些百些拿起武器就成了兵馬,真要打仗的時候,最少也能調集四五百萬的兵馬吧。”

四五百萬,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多同以及夜郎的其他大臣全都咋舌,有些不敢相信。四五百萬不僅是他們所能組織起兵馬的十多倍,也是他們全國人口的兩倍半。然而,因為外邊漢軍無盔無甲的事實,可見其戰鬥力不會太強,多同還能坐得住,並不顯得如何驚慌。

“至於可打過十萬人的大戰,這可就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徐勝利把是不是大漢的事都往大漢上套,略微有些誇張的道:“當年,秦國與趙國打,一戰就殺了趙國四五十萬兵馬,雙方投入的軍力怎麼的也過百萬了吧。哦,秦國就是現在的大漢。再說巨鹿之戰,兩邊的兵馬加起來就有一百五十萬往上。還有,彭城之戰,雙方兵力也在百萬之上。垓下之戰,更是將雄師百萬的項羽逼得烏江自刎。”

徐勝利端起碗,大口灌了幾口,解一下嗓子的幹渴,又道:“遠的不說,咱說近得。前不久,馬邑之戰,匈奴人傾全國之力,出動了數十萬騎兵。騎兵,你知道嗎?”

多同搖了搖頭,以示不知。

夜郎有驢而無馬,不過有一支五百人的象兵。這個徐勝利知道,於是假借象兵道:“所謂的騎兵就跟夜郎的象兵一樣,一個兵的跨下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算是一個騎兵。匈奴人派來近五十萬騎兵,我們的陛下組織了近百萬騎步兵,兩國在馬邑打了一場大戰。結局當然是大漢贏了,不然我也不會坐在這裏跟大王談歸降的事情。那一戰,直殺得匈奴人哭爹喊娘,逃得連鞋都跑掉了。”

多同聽的一臉愕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五十萬的騎兵(在多同的腦海裏那五十萬騎兵就是五十萬的象兵)被大漢殺得屁股尿流,而他隻有五百象兵,這仗怎麼打?大漢就是一塊堅硬的石頭,夜郎就是顆卵蛋,拿一顆卵蛋往石頭上碰,下場是什麼他不敢想。

諸位大臣一個個呆若木雞,想站起來反駁徐勝利簡直是胡說八道,天底下哪有這麼強大的國家,若有這麼強大的國家,為什麼從來都沒聽說過!可,他們的雙腿打著顫,怎麼也站不起來,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談反駁了。還有,如果徐勝利所說非虛,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惹惱了大漢,大漢的皇帝一聲令下派來百萬大軍,給夜郎帶來滅國之虞,這樣的責任沒人敢背,或者沒人想背。所以,還是不說話的好,不說話的好!

總管也是呆若木雞,過了片刻,道:“如果我們投靠了大漢,有什麼好處!”他的這句話,惹來其他不敢或者不屑說話大臣的鄙視,也惹來多同的怒視。不管怎麼說,夜郎也算是個大國,在這片地土皇帝當慣了,怎能任由對方兩句話一說,就講出投降這種有辱國格的話來。不過,也沒人怒斥總管,看似漫不經心,一個個都豎起耳朵來聽有什麼好處,當然,不光是聽對夜郎有什麼好處,重要的是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好處嗎?多的是!”徐勝利呷了一口茶,慢慢道來:“首先,你們夜郎國的安全今後由大漢來負責,有哪個國家敢來攻打你們,而你們又打不過,大漢將派兵支援你們,以保證你們的領土完整,百姓不受別的國家奴役。”

“那……南越算是歸附你們大漢了嗎?受大漢的保護嗎?”多同道。

“也算是!”徐勝利道。

“哦!”多同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在他眼裏這不算什麼好處,前兩天南越還跑他這裏求援呢,所以對於這個所謂的好處並不上心。

“其次,大漢將派來工匠,幫助你們改進農工,促進生產。看到夜郎的百姓,衣不蔽體,腳不著鞋,我很痛心,真的很痛心。你們放心,隻要歸附了大漢,我保證,兩年之內,所有的百姓都有鞋穿。三年之內,所有的百姓都有衣穿!”

這樣的好處,對於多同以及諸位大臣來說也不算好處,所以並不上心。再說,徐勝利本人也是衣不蔽體,還談什麼讓夜郎的百姓有衣穿有鞋穿,聽起來倒像是個笑話。

“最後,外邊的那些東西看到了沒!那是大漢給你們的賞賜,不僅今年有,以後年年都有!”

這才是多同以及諸位大臣們所關心的,一聽年年都有這麼多的好處,一個個笑顏逐開。多同畢竟是當大王當得久了,手底下還管理著幾個小國,沒有完全被喜悅衝暈了腦袋,明白這世上沒有白給的東西,有得到必有付出,笑到後牙槽酸痛後,道:“那麼,我夜郎每年給大漢的貢品是多少?除了貢品之外,還需要盡什麼義務!”

徐勝利不是大鴻臚,也沒在大鴻臚手下當過一天的差,自然不知道藩國每年得向大漢納多少貢品,另外還需盡什麼義務。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況且還從劉安那裏得到了這邊藩國的一些信息,信口開河道:“貢品納多少,也沒一個定數,隻是走個形勢。我大漢乃是天朝上國,還在乎你們那些小東小西?每年隨便往長安運點你們這裏的土特產便行,數量的多少,存乎大王一心爾!至於義務嗎……”他頓了頓,又道:“也沒什麼義務可盡的,有也是大漢與他國開戰時,你們得派些兵馬做為支援!”

百姓們有句話說的好,除了割肉疼便是出錢疼。對於一國之君來說,兵馬就是他們的心頭肉,是用無窮無盡的錢養出來的。一想到,自己出糧出錢養出來的兵馬,卻要送給大漢使用,多同的眉頭不由的一皺,心生不快。

這個細微的動作沒有逃過徐勝利的眼睛,他馬上又道:“仗也不是年年打,十年八年的偶爾打那麼一次。再說,也不是讓你們窮全國之兵,僅僅象征性的出一些兵馬而己,以示你們與大漢是一心的,同氣連枝,打斷骨頭連著筋,讓敵國不能小覷。真有了戰事,你們出一千也是出,出五百也是出,到時意思一下便是。就像前不久,馬邑之戰時,淮南國屯兵三十萬,不就隻派了五百兵馬!”

多同緊皺的眉頭又舒展開來,笑了笑,道:“就這些義務,再無其它?”

徐勝利搖了搖頭,正要說沒有其它了,又想起過去都流行扣押人質,又道:“還有一點,夜郎國可立太子?”

給國家找個繼承人是大事中的大事,如不立太子,哪一天君王突然嗝屁朝涼,兩腿一蹬,那國家還不亂了套。夜郎當然也不例外,多同點了點頭。

“歸附大漢之後,太子得搬到長安去做。大王千萬不要誤會,並沒其它的意思,隻是想讓太子去長安學習學習,玩樂一段時間,所需一切費用都用朝廷供應,並不用夜郎出一個子兒。”

徐勝利說不要誤會,多同又不是個傻子,哪能看不出這是讓太子去長安當人質?夜郎立太子沒有立嫡長子的習慣,所以多同選了個最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如今讓最喜歡的兒子去還不知道在何處的長安,而且一去便不知還有沒有回來的可能,這不是剜他的心頭肉嗎?不,這不是要把他整個心剜出來嗎?多同的臉色頓變,當即就要發彪,總管連忙拽了拽他的衣服,使了個眼色,道:“剛才,徐中郎將說大漢的兵力如何如何強大,可我看城外的兵馬並沒什麼了不起的,而且都不著甲。兵不著甲,就無法保護自己,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如何殺敵?真是讓人奇怪,百思而不得其解,使人懷疑大漢究竟有沒有徐中郎將說的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