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價格戰(1 / 2)

“活字印刷,什麼東西啊?”李世民等四人齊聲問道。

在貞觀初年,雕版印刷都沒有,更加不用說活字印刷。簡單概括,此時的大唐根本不知道“印刷”二字為何物。

如此一來,程鋒又開始擺譜了,他幹脆坐了下來,詳細和李世民四人解釋起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用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麵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畫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麵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凸出字體,由此形成了雕版。

印刷時在雕板上塗上墨汁,再把紙張貼在雕板之上,輕壓紙背,使字跡留在紙上,以此完成印刷!

此種方法印刷書本比手抄書快上數倍不止,特別適合一本書大量印刷,而且不會產生因疲勞過度而影響書寫質量。

雕版印刷雖然有諸多優點,但缺點同樣明顯。主要是雕版字體固定不變,每本著作都需要製作雕版,而且一旦有錯別字,整塊雕版作廢,形成浪費。

因此唐朝中後期出現的雕版印刷到了宋朝就被活字印刷所替代。

所謂的活字印刷,與雕版印刷最大的區別就是分開雕版和字體,工匠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如此一來,一塊活字印刷板可以印刷各種不同書籍,節省了雕版的時間和成本。

經過程鋒詳細解釋,李世民等人大為感慨,程鋒可以研製出此等神物,製書竟然不用手抄,而用印!

看著大家一個個目瞪口呆,程鋒繼續說道:“隻要我利用活字印刷印刷書本,效率是手抄書的幾十倍,成本就相應減低幾十倍,一定可以擊潰範陽書坊!”

“好!不錯!那你就開書坊,開個大書坊!”李世民麵色堅毅,揮手大聲說道。

程鋒卻麵有難色,拱手道:“此次開書坊和前兩次的鬥詩、鬥賭可不一樣,是與盧氏家族的正麵交鋒!互搶飯碗的鬥爭!”

房玄齡沉吟道:“程鋒公子說的沒錯!盧氏眼見自己產業被戧行,一定無所不用其極,拚死反抗。”

李靖補充道:“而且對手是整個盧氏家族,而不再是盧義恭一人。”

“梁國公伯伯和軍神說的對,所以我開書坊必須得到皇帝陛下和朝廷的支持,才能立足下來。”眼見房玄齡和李靖都幫自己發聲,程鋒乘機提要求。

李世民當即走過來,拍拍程鋒肩膀說道:“你放心去幹,你的背後就是朕,我看誰敢搗亂!”

有了李世民的支持,程鋒決定甩開手大幹一場。

幾天過後,一家“長樂書坊”在長安城開業,長樂書坊占地兩千多個平方,上下三層,擺滿了各類書籍,幾乎耗光了程鋒半年來造紙廠、玻璃廠等各類事業所賺的全部家財。

長樂書坊開業那天,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杜如晦、尉遲敬德等朝廷大員悉數到場致賀,程鋒和程咬金專程接待,忙的手忙腳亂,現場一片歡騰喜悅。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範陽書坊的老板盧湯莨也到場賀喜,還送來一塊匾額,上書“書海泛舟”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