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麒趕忙洗淨手,“老先生,您稍等我一下。”
這事他心裏沒譜。
閔振寧才是他的頭號金主,最好先請示一下。
譚麒離開廚房,點開閔振寧的微信對話框,想了想還是把打好的字刪了。
眼下閔振寧正忙,估計顧不上看手機,辛君玉還在會議室沒出來,肯定也聯係不上。
“那位小哥!”譚麒衝著何饒荷旁邊那個戴黑框眼鏡的男子喊了一聲,“你過來一下。”
劉子星正湊在何饒荷旁邊看手機,不確定地指了指自己,“我嗎?”
譚麒點點頭,等劉子星過來後問道,“現在有個客戶非要自己下廚,還想跟我比拚一下,你去問問閔總怎麼辦?”
這事,劉子星也不清楚啊。
平時在綜合部,都是領導直接吩咐任務,如今閔總在開會,誰敢去打擾。
如果照常理來說,
劉子星篤定地說,“以前閔總說過,對於甲方客戶,要竭盡所能滿足對方需求!”
“意思是可行?”譚麒又確認了一遍。
“應該沒問題,畢竟是客戶的要求。”
譚麒點頭,有人承擔責任就好。
隨即轉身回廚房,“老爺子,那就麻煩您了!”
盧永亮已經洗淨手,係上了廚房的圍裙,“嗨,什麼麻煩,我是看你一個人忙得慌,咱們抓緊點!”
說著,老爺子直接動手,往鍋裏倒了譚麒早就準備好的芝麻油。
隻一眼,譚麒就知道,這位老爺子確是行家,換成別人,這時候多半會用普通植物油炸丸子。
但老先生沒多問就選了芝麻油,至少說明他對這道菜門兒清。
芝麻油相比其他植物油更不易耐高溫,對肉泥破壞小,用它炸出來的丸子外酥裏嫩,香脆可口,而且能長時間保持不回軟。
蒸魚糕需要時間,炸丸子的事交給老先生,譚麒自然也不能落後。
豬肉條已用各種調料醃製了五分鍾,長度一寸三分,寬度八分。
接下來,該做第二道費時的菜了——粉蒸肉。
湖北的粉蒸肉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作為粉蒸肉的發源地,江西仍沿用古法製法,用菜葉墊底,而湖北則采用蓮藕墊盤,吃肉之餘,蓮藕也是極佳的配菜!
譚麒提前將炒至微黃的大米磨成魚籽般大小的粉末,洗淨去皮的蓮藕切條,與大米粉拌勻裝入碗中。
醃好的豬肉同樣拌上米粉,皮貼碗底碼放整齊,與裝有藕片的碗一起放入蒸籠,上鍋。
這道菜需要蒸近一個小時,原本與魚糕丸子的製作時間相差無幾,有了老先生的加入,時間上可能會拉開一些差距。
但這都不是事兒。
比起別的做法,蒸菜確實費時間些,在湖北有句話這麼說:三蒸九扣擺十大碗,沒蒸籠的宴席不上檔次。
雖說咱們達不到那個排場,可三道蒸菜是對貴賓的基本禮數,真要做一桌子炒菜,遇到講規矩的湖北人,搞不好得掀桌子翻臉了!